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蓝牙mesh实战(博文视点出品) |
作者 | 茹忆,胡俊锋 |
定价 | 59元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21374319 |
出版日期 | 2020-03-01 |
字数 | |
页码 | 184 |
版次 |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内容提要 | |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时代背景下,蓝牙连接技术在近场通信领域中举足轻重。蓝牙mesh技术是蓝牙SIG组织于2017年7月首发的,技术新颖,优势明显。是早期研究蓝牙mesh技术并产品化的公司,通过项目实战积累技术经验和解决方案,本书全面地介绍蓝牙mesh技术,包括广播、配网、安全、协议等关键内容,以及的具体实践方案——IoTConnect Kit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了语音配网&控制、互联互通标准、智能家电规范、SDK、模组、产品、认证体系等一系列提高行业智能化改造效率的工具包。 本书适合物联网开发者、智能硬件开发者、精灵生态开发者、微电子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人工智能物联网兴趣爱好者或发烧友阅读。 |
目录 | |
第 1 章 蓝牙 mesh 介绍 / 1 1.1 蓝牙技术简介 / 1 1.2 蓝牙 mesh 的基本概念 / 3 第 2 章 蓝牙 mesh 协议 / 11 2.1 承载层 / 12 2.2 网络层 / 13 2.4 上层传输层 / 26 2.5 访问层 / 30 2.6 基础模型层 / 35 第 3 章 蓝牙 mesh 广播 / 41 3.1 管理型网络洪泛 / 41 3.2 蓝牙 mesh 广播的数据格式 / 43 第 4 章 蓝牙 mesh 配网 / 48 4.1 蓝牙 mesh 配网概述 / 48 4.2 蓝牙 mesh 配网协议 / 49 4.3 蓝牙 mesh 配网流程 / 52 4.4 低功耗蓝牙设备配网 / 63 第 5 章 蓝牙 mesh 安全 / 67 5.1 IoT 设备的安全威胁 / 67 5.2 蓝牙 mesh 的安全策略 / 68 5.3 蓝牙 mesh 安全规范 / 70 第 6 章 蓝牙 mesh 模型 / 81 6.1 基础模型 / 81 6.2 通用模型 / 89 6.3 Lighting Server模型 / 93 第7 章 蓝牙mesh低功耗 / 113 7.1 标准蓝牙mesh低功耗 / 113 7.2 精灵低功耗 / 118 第 8 章 蓝牙mesh落地方案浅析 / 121 8.1 蓝牙mesh在智能音箱上的应用 / 121 8.2 蓝牙mesh软件框架简介 / 124 8.3 一种 ADVBearer在Android上的实现 / 126 第 9 章 精灵IoT开放平台 / 129 9.1 精灵IoT开放平台介绍 / 129 9.2 如何创建一个产品 / 130 9.3 调试中心 / 139 9.4 产品量产 / 144 9.5 蓝牙 mesh 协议定制 / 146 9.6 蓝牙 mesh 扩展协议 / 151 9.7 蓝牙 mesh 灯泡开发实例 / 159 参考文献 / 167 |
作者介绍 | |
茹忆,花名忘之,现任研究员,精灵终端总经理。中国首代智能手机和IoT产品研发制造者,领导开发了中国早期的安卓手机,历任魔盒和电视系统的产品研发负责人,2017年领导研发了早期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精灵。 胡俊锋,花名崮徳,蓝牙BLE&mesh方面的资深专家,曾负责设计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以及物联网通信模块(2G/3G Module),主导设计了GPS追踪器、平板电脑等智能硬件,以及智能防丢器、智能钱包、智能行李牌等30多个产品,累计提交了20多项的物联网专利。现在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AIoT总体架构设计,是蓝牙mesh从0到1落地精灵开放平台的负责人,打造了一条IoTConnect Kit赋能产业链。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物联网开发者、智能硬件开发者、精灵生态开发者、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学生、人工智能物联网兴趣爱好者或发烧友。 1 蓝牙mesh首著出版,由精灵终端总经理和蓝牙BLE&mesh方面的资深专家全力打造。 2 得到了集团二位副总裁 库伟、泰凌微电子 共同创始人/COO金海鹏博士的亲笔作序推荐。 3 蓝牙mesh技术是蓝牙SIG组织于2017年7月首发的,技术新颖、优势明显,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蓝牙mesh技术细节,以及落地实践案例,是了解蓝牙mesh技术的优选读物。 4 本书适合物联网开发者、智能硬件开发者、精灵生态开发者、微电子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人工智能物联网兴趣爱好者或发烧友等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