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每日下午15:30以前的订单,均可当天发货,15:30以后的订单次日发货。
极个别图书可能略有磨损但不影响您阅读!
本店正版现货,所有图书均由出版社直接供货,诚信品质。
如图书发现有严重破损、开胶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图书封底有激光数字编码或者打有小孔,是我店图书的标识。
基本信息
书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定价:189.8元
作者:李凤华,郭云川,曹进,李晖,张林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0-01
ISBN:9787115596802
字数:
页码:310
版次: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干货: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作者及所在团队承担了国家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具有长期的积累。
2.新颖:本书将系统介绍外和该团队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新型研究成果。
3.深入:本书系统阐述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方面适合学术交流的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由浅入深,内容丰富。
内容提要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具有“全球覆盖、随遇接入、异构互联、资源受限”等特征,现有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难以应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在网络运行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安全挑战。本书系统阐述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方面适合学术交流的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本书内容分为6章,首先介绍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安全体系架构,然后介绍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细粒度访问控制、组网认证与接入鉴权、全网安全设备统一管理、安全动态赋能架构与威胁处置、数据安全等方面内容,在后记中展望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可作为网络空间安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001
1.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概述 002
1.1.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结构 002
1.1.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特征 003
1.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 004
1.3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体系架构 005
1.3.1 信息流模型 005
1.3.2 安全防护需求 007
1.3.3 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008
1.4 本章小结 013
参考文献 014
第 2 章 细粒度访问控制 015
2.1 引言 016
2.2 面向网络空间的访问控制(CoAC)模型 017
2.2.1 访问控制要素定义 018
2.2.2 场景层次结构定义 022
2.2.3 访问控制模型定义 023
2.3 访问控制策略自动生成 024
2.3.1 不完备多标签自动标记 024
2.3.2 跨域访问控制策略映射 031
2.4 CoAC 模型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039
2.4.1 控制要素映射 039
2.4.2 CoAC 实施机制 043
2.4.3 访问控制管理模型 044
2.5 本章小结 051
参考文献 051
第 3 章 组网认证与接入鉴权 053
3.1 引言 054
3.2 注册机制 056
3.2.1 注册机制 057
3.2.2 实体注册机制 060
3.2.3 群成员注册机制 064
3.3 星间/星地组网认证机制 064
3.3.1 基于地面控制的组网认证机制 065
3.3.2 高低轨网络组网认证机制 073
3.4 接入认证机制 080
3.4.1 星间/星地协同接入认证机制 081
3.4.2 4G/5G 普通改进接入认证机制 091
3.4.3 Ka 接入认证机制 095
3.4.4 断续连通场景下接入认证机制 097
3.4.5 面向低轨网络的用户随遇接入认证机制 102
3.5 无缝切换认证机制 107
3.5.1 星间/星地协同切换认证机制 108
3.5.2 多类型统一切换认证机制 113
3.5.3 断续连通场景下的切换认证机制 115
3.6 群组设备认证机制 117
3.6.1 基于对称密码的群组设备接入与切换认证机制 117
3.6.2 基于格密码的群组设备接入认证机制 126
3.7 本章小结 134
参考文献 134
第 4 章 全网安全设备统一管理 137
4.1 引言 138
4.2 安全设备管理模型 139
4.2.1 管理对象 139
4.2.2 管理模式 140
4.2.3 管控安全模型 144
4.3 安全设备发现与网络拓扑构建 154
4.3.1 安全设备自动发现 155
4.3.2 网络拓扑动态构建 161
4.4 安全策略生成与下发 168
4.4.1 安全设备策略统一描述 169
4.4.2 归一化策略翻译 170
4.4.3 安全策略统一配置 174
4.4.4 安全策略下发与接收 175
4.5 本章小结 176
参考文献 176
第 5 章 安全动态赋能架构与威胁处置 179
5.1 引言 180
5.2 安全动态赋能架构 181
5.2.1 架构概述 182
5.2.2 架构形式定义 183
5.2.3 双重判定及其可信性分析 186
5.3 安全威胁感知与融合分析 189
5.3.1 多层联动的威胁感知框架 189
5.3.2 感知策略动态生成 193
5.3.3 安全威胁融合分析 200
5.4 安全设备联动处置 207
5.4.1 防护时机优化选取 207
5.4.2 联动处置效果评估 217
5.5 本章小结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 6 章 数据安全 227
6.1 引言 228
6.2 业务数据安全 229
6.2.1 天地一体化多播业务协议 229
003
6.2.2 天地一体化广播业务协议 243
6.3 高并发按需服务 247
6.3.1 密码按需服务 248
6.3.2 支持差异化可协商的数据通信机制 254
6.4 存储安全 263
6.4.1 HDFS 安全存储 263
6.4.2 安全存储盘阵 267
6.4.3 高性能密码设备 272
6.5 海量密钥管理 273
6.5.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密钥管理框架 273
6.5.2 分域分级通用密钥管理 275
6.5.3 无证书通用密钥管理 282
6.5.4 Hadoop 密钥管理 291
6.6 本章小结 298
参考文献 298
后记 301
名词索引 305
作者介绍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