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设计》[97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轻设计》[97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轻设计 pdf下载

出版社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年 2017-06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7(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轻设计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作  者:卢颖睿 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页  数:228
装  帧:简装
ISBN:9787121314131
主编推荐
从早先的拟物化设计到扁平化风格,轻设计是什么…… 你是否真的理解网页设计的轻与重风格之别…… 好的设计应该让用户感到轻松、愉悦…… 怎样不动声色又可以引导他人…… 设计,意味着一切…… 本书通过对网页设计的各个环节——轻网站的认识、情感与灵感、网站的结构类型、网页设计的布局、网页设计的配图和配色、页面元素的设计、网页设计工序的详细讲解,力图解密这类“看不见”的轻型网页设计,让读者了解轻设计这一风格,以及了解各大类型网站的结构,并从网页设计工序教会读者怎样与客户和开发人员沟通。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 简、轻、灵:初识网页中的轻设计 / 1 看不见的设计:如何设计一枚鸡蛋 / 4 留白:华丽的隐忍场 / 8 极简主义:不只是为了简单 / 10 扁平化:新航海时代 / 12 第 2 章 无声之韵:故事感 / 17 情感区间:在钻戒和铅笔之间 / 18 狩猎灵感的小甜点 / 28 作为主创的生活 / 41 第 3 章 游戏规则:“轻网站”的结构类型 / 47 品牌网站:个性形象沙龙 / 49 互动网站:往来之道 / 54 轻杂志:口袋里的阅读革命 / 57 轻商城:商业世界的小而美 / 58 活动单页:变装时间 / 61 第 4 章 禅意空间:网页设计的布局 / 65 空间感:无的哲学 / 67 视觉平衡 / 82 结构感:隐形的视觉骨架 / 89 灵动版式 / 95 第 5 章 一图一世界:轻网页的御图术 / 105 网页中的六类配图 / 107 摄影配图:镜头叙事 / 116 插画配图:浪漫风格化 / 127 纹理:可触视觉 / 133 图片搭配法则 / 134 图文配,字与形 / 137 第 6 章 情感魔术:充满灵性的配色 / 143 以色彩之名 / 144 配色方法论:观感谜题 / 164 第 7 章 页面元素:细节里的小性感 / 179 LOGO:风格的协奏 / 180 导航:信息的列兵 / 184 图标:形象抽取的艺术 / 190 按钮:动作触发点 / 194 输入框:UI 礼仪课 / 200 第 8 章 角色相对论:网页设计的工序 / 209 一场对话 / 210 设计未完成 / 218
内容简介
互联网和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发展,为网页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与功能,另外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让网页制作更加多元化,并且更加关注用户的交互体验及产品展示的个性化。我们在学习网页制作时,不能只在一片技术“”中辗转迂回,更要触碰到网页制作的核心。轻设计是笔者在创始飞屋工作室之初,慢慢摸索出来的一类网页制作与设计模式。在网页制作中,轻设计表现出的是一类能为用户减少视觉负担、增加审美品质的效果。本书依据网页制作过程逐一揭开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接到设计需求开始,直到很后交付设计稿。本书将其中的周转曲折和大量工作体验分享出来,目的是帮助每一位网页制作初学者找到出发点,绝非教条,更不希望对大家有所。本书适合网页制作初学者、在校或在职的网页设计师,以及想要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方向发展的人群。同时,本书也适合设计爱好者也能从网页设计的角度加以鉴赏品读。
作者简介
卢颖睿 著
我是飞屋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拥有十年设计行业经验。飞屋设计工作室是靠前靠前的独立网页设计工作室。我在网络上发表关于设计的文章,优设、UI中国等设计类网站会在首页推荐我的文章,有一部分人通过这些渠道认识了我。我会整理自己一路成长中的对设计方方面面的理解。这一切与我总是用文字保存自己的学习轨迹的习惯有关。我把一切的创作都理解为“时空胶囊”,目的是保存当下的理性与感性,以便走更长更远的路。 我认为设计并不是一门技艺,而是一个生活的角度。设计师只是切换到了这个角度,接近用自己的视角去重新看世界。这个全新的视角也就赋予了设计中的趣味所在。
摘要
自序 在很多年前,互联网刚开始发展,处于学生时代的我就在 Explore里把自认为界面优美的网站收藏起来。当时,这只是纯属私人爱好的一件事情,和 20 世纪 90 年代的人喜欢集邮一样。没想到,后来我成为了一名 UI 设计师。 作为 UI 设计师,我也体验了从技能掌握到自我挖掘这一成长过程。从早先的拟物化设计到扁平化风格,还有近期日渐成熟的 GoogleMaterial Design,这是互联网的生长过程,也是我们自己的成长轨迹。 当我开始思考我们与欧美地区网页设计风格之间的差异时,很自然归咎于文化因素。事实上,我们会发现现少有人将其当作一个设计过程进行处理,更没有人设立正式学科来框定某种概念。当我们想要学网页设计,只是在一片技术“”中辗转迂回,却极少触碰到设计的核心,把网页设计的过程细致整理并理清细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从浅层次看来,我们国内的网页设计相比国外,仍然有段距离。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