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舒继武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85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舒继武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85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舒继武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pdf下载

出版社 创品世纪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25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1(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舒继武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
作者:舒继武编著
定价:139.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3-10-01
IN:978711567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涵盖了存储盘与存储介质、存储阵列、存储协议、键值存储,文件系统、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分布式存储系统、存储可靠性、存储、数据保护等基础内容,对存储维护、存储解决方案、存储技术趋势与发展等主行了深入讨论,并提供目前新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帮助读者加深对数据存储的理解与运用。 本书内容丰富,适合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阅读和学时也可供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 1 章 数据存储的背景 1.1  数据存储的重要性  001 1.2  数据存储的目标  002 1.2.1  高性能  002 1.2.2  高易用性  004 1.2.3  高可靠性  005 1.2.4  其他目标  006 参考文献  007 第  2 章 存储盘与存储介质  008 2.1  磁盘  009 2.1.1  磁盘的组成与结构  009 2.1.2  磁盘性能  011 2.1.3  磁盘固件  013 2.2  SSD  017 2.2.1  闪存单元与结构  018 2.2.2  FTL  022 2.3  主存  025 2.3.1  DRAM 组成与结构  025 2.3.2  DRAM 刷新  029 2.3.3  内存控制器  030 2.3.4  非易失存储器  031 2.4  其他存储介质  034 2.4.1  光存储  034 2.4.2  磁带  035 2.5  本章小结  036 参考文献  037 第  3 章 存储阵列  038 3.1  硬件架构  039 3.1.1  整机架构  039 3.1.2  控制器模块  040 3.1.3  接口模块  041 3.1.4  硬盘框和硬盘单元  042 3.1.5  散热模块  043 3.2  软件架构  043 3.2.1  RAID 子系统  044 3.2.2  缓存镜像子系统  050 3.3  高性能与高可靠设计  053 3.3.1  应用场景  053 3.3.2  高可靠冗余切换子系统  055 3.3.3  高性能集群子系统  058 3.3.4  重定向写与垃圾回收技术  060 3.4  本章小结  062 参考文献  063 第  4 章 存储协议  0.1  SCSI 协议  0.1.1  SCSI 协议概述  0.1.2  SCSI 服务模型  0.1.3  SCSI 指令集  0.1.4  SCSI 读写流程解析  0.2  SCSI 链路承载协议  0.2.1  SAS 协议  0.2.2  FC 协议  071 4.2.3  iSCSI 协议  073 4.3  NVMe 协议  075 4.3.1  NVMe 设备模型  07.3.2  NVMe 队列模型  078 4.3.3  NVMe 指令集  079 4.3.4  NVMe over PCI-e  080 4.4  NVMe over Fabricsp; 082 4.4.1  NVMe over RDMA  083 4.4.2  NVMe over TCP  08.4.3  NVMe over FC  088 4.5  内存互连协议  089 4.5.1  CXL 概述  091 4.5.2  CXL 类型 1  092 4.5.3  CXL 类型 2  093 4.5.4  CXL 类型 3  094 4.6  本章小结  095 参考文献  095 第  5 章 键值存储  097 5.1  基本操作  097 5.2  键值索引  098 5.2.1  散列索引  098 5.2.2  B+树索引  101 5.2.3  LSM 树索引  102 5.3  数据布局  107 5.3.1  原地更新的数据组织  107 5.3.2  日志结构的数据组织  108 5.4  崩溃一致性  109 5.4.1  WAL  109 5.4.2  影子页  110 5.5  本章小结  110 参考文献  111 第  6 章 文件系统  112 6.1  文件系统基本操作  112 6.2  文件系统实现  114 6.2.1  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114 6.2.2  命名空间管理  119 6.2.3  存储管理  1 6.3  文件系统实例:ext2  124   本章小结  126 参考文献  127 第  7 章 网络存储体系结构  128 7.1  DAS  128 7.2  NAS  129 7.2.1  架构特点  130 7.2.2  网络文件协议  130 7.2.3  应用场景  131 7.3  SAN  132 7.3.1  架构特点  132 7.3.2  核心组件  133 7.3.3  应用场景  134 7.3.4  NAS 与 SAN 对比  134 7.4  对象存储  134 7.4.1  架构特点  135 7.4.2  核心组件  135 7.5  并行存储  136 7.5.1  架构特点  137 7.5.2  关键技术  138 7.6  P2P 存储  139 7.6.1  架构特点  139 7.6.2  关键技术  140 7.6.3  应用场景  142 7.7  云存储  142 7.7.1  架构特点  143 7.7.2  应用场景  144 7.8  存储虚拟化  146 7.8.1  基本概念  146 7.8.2  关键技术  148 7.9  软件定义存储  149 7.9.1  基本概念  149 7.9.2  代表性系统  151 7.9.3  关键挑战  152 7.10  超融合架构  152 7.10.1  基本概念  153 7.10.2  关键技术  154 7.10.3  代表性系统  155 7.10.4  概念对比  156 7.11  本章小结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  8 章 分布式存储系统  159 8.1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典型架构  159 8.2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关键衡量指标  160 8.2.1  性能  160 8.2.2  可扩展性  161 8.2.3  一致性  161 8.2.4  可用性  162 8.3  分布式键值存储系统  163 8.3.1  典型分布式键值存储系统  1 8.3.2  分布式键值存储系统关键技术  169 8.4  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  171 8.4.1  典型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  171 8.4.2  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关键技术  177 8.5  分布式块存储系统  178 8.5.1  典型分布式块存储系统  178 8.5.2  分布式块存储系统关键技术  181 8.6  分布式文件系统  182 8.6.1  典型分布式文件系统  182 8.6.2  分布式文件系统关键技术  191 8.7  本章小结  193 参考文献  193 第  9 章 存储可靠性  196 9.1  存储可靠性概述  196 9.1.1  可靠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196 9.1.2  可靠性分层设计  197 9.1.3  可靠性与可用性的区别  198 9.2  硬盘可靠性  199 9.2.1  硬盘出错特征分析  199 9.2.2  硬盘故障预警和监测  1 9.2.3  面向环境因素的硬盘可靠性设计  5 9.3  闪存介质可靠性  6 9.3.1  闪存介质错误源  7 9.3.2  闪存可靠性优化关键技术  9 9.4  纠删码技术  212 9.4.1  多副本原理  212 9.4.2  纠删码原理  212 9.4.3  典型的纠删码介绍及分析  216 9.4.4  纠删码技术发展趋势  225 9.5  分布式存储系统可靠性  229 9.5.1  数据冗余技术  230 9.5.2  故障恢复技术  231 9.5.3  数据一致性协议  232 9.5.4  负载均衡技术  232 9.6  本章小结  233 参考文献  233 第  10 章 存储  242 10.1  理念和体系  243 10.2  系统  244 10.2.1  硬件  244 10.2.2  容器  246 10.2.3  系统韧性  248 10.3  数据  248 10.3.1  数据加密  248 10.3.2  数据完整  251 10.3.3  权限管理  255 10.3.4  数据销毁  256 10.3.5  数据计算  258 10.4  管理  260 10.4.1  系统访问控制(认证管理)  260 10.4.2  用户身份和访问管理  2 10.4.3  管理和密钥管理  265 10.4.4  网络管理  271 10.5  本章小结  272 参考文献  273 第  11 章 数据保护  277 11.1  数据保护背景  277 11.1.1  数据保护标准  278 11.1.2  数据保护技术特点  280 11.2  数据保护技术  281 11.2.1  镜像  281 11.2.2  快照  284 11.2.3  克隆  285 11.3  数据保护场景  286 11.3.1  备份  287 11.3.2  归档  292 11.3.3  容灾  296 11.4  本章小结  307 参考文献  307 第  12 章 存储维护  309 12.1  概述  309 12.2  性维护  309 12.2.1  硬盘健康预测  310 12.2.2  容量趋势预测  312 12.2.3  性能异常检测  313 12.2.4  性能潮汐分析  313 12.3  纠正性维护  314 12.3.1  主动问题处理  314 12.3.2  升级  315 12.3.3  扩容  318 第  13 章 存储解决方案  321 13.1  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  321 13.1.1  运营商大数据解决方案  322 13.1.2  运营商 BOM 域生产业务备份  324 13.2  政务融合存储资源池解决方案  326 13.2.1  场景需求  327 13.2.2  融合资源池解决方案  327 13.3  行业容灾解决方案  328 13.3.1  场景需求  328 13.3.2  容灾建设需求  330 13.3.3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  330 13.4  行业解决方案  331 13.4.1  场景需求  332 13.4.2  PACS 影像系统存储解决方案  332 13.5  教育行业解决方案  333 13.5.1  场景需求  334 13.5.2  教育科研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  334 第  14 章 存储技术趋势与发展  33.1  闪存存储系统  33.1.1  OC SSD  337 14.1.2  ZNS SSD  338 14.2  存内计算  342 14.2.1  近存计算  342 14.2.2  存算一体化  343 14.3  持久性内存  345 14.3.1  文件系统  345 14.3.2  键值存储系统  347 14.3.3  分布式存储系统  349 14.4  在网存储  350 14.4.1  在网数据协调  351 14.4.2  在网数据调度  352 14.4.3  在网数据缓存  353 14.5  智能存储  353 14.5.1  AI for Storage  354 14.5.2  Storage for AI  35.6  边缘存储  359 14.6.1  边缘存储设备  359 14.6.2  边缘存储 I/O 栈  360 14.6.3  边缘数据组织与检索  361 14.7  区块链存储  363 14.7.1  区块链存储系统简介  363 14.7.2  区块链存储系统优化  3 14.8  分离式数据中心架构  365 14.8.1  背景  365 14.8.2  架构特点及关键技术  36.8.3  未来趋势  370 14.9  高密度新型存储  371 14.9.1  叠瓦式磁性存储  371 14.9.2  高密光存储  372 14.9.3  DNA 存储  373 14.10  本章小结  374 参考文献  374

  
1.内容全面。根据存储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梳理知识体系,涵盖存储介质、存储阵列、存储协议、键值存储、文件系统、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分布式存储系统、存储可靠性、存储、数据保护等基础内容。 2.结合行业。结合多年积累的实践验,对存储维护、存储解决方案、存储技术趋势与发展等主行了深入讨论。 3.展望前沿。详细介绍存内计算、持久性内存、在网存储、智能存储、边缘存储、区块链存储、分离式数据中心架构、高密度新型存储等前沿技术。

  作者简介
舒继武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闽江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信息存储专委会主任,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主要研究信息存储系统、数据存储可靠性与。担任“十五”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招标课题“新型网络服务器系统”的负责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重大项体专家组副组长、“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面向大数据的优选存储结构及关键技术”主题项目、“十三五”国家研发计划项目“TB级持久性内存存储技术与系统”的项目负责人。在FAST、SOSP、OSDI、USENIX ATC、EuroSys、ASPLOS、MICRO、SC、SIGMOD、VLDB等重委会议和ACMIEEE Transaction系列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各1次、省部级5次,获年奥林帕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