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5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5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 pdf下载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08-07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2(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编辑推荐

  本书着重介绍MCS-51单片机的原理及其应用系统设计技术,主要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的原理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MCS-51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和串行口等功能部件,存储器扩展技术,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等的接口技术,给出了应用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及应用实例,C51高级语言编程及目前常用的单片机系列产品的简要介绍。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原理和接口技术,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口,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单片机与键盘、显示器、打印机、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等的接口技术,应用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国内常用的单片机介绍以及C51高级语言编程简介等。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新颖实用,适于作为高等院校单片机(或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应用和开发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毛谦敏,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测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计量学院任教。主要从事测控技术、微机应用技术和智能化仪器设备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5门以上的课程,主持和参加了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微处理器
1.1.2 存储器
1.1.3 I/O接口
1.2 单片机概述
1.2.1 单片机的概念
1.2.2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1.2.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2.4 典型的单片机产品
1.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
1.3.1 单片机的特点
 1.3.2 单片机的分类
 1.3.3 单片机的应用
1.4 思考练习题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2.1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2.1.1 MCS-51单片机的结构类型
2.1.2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2.2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2.3 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
 2.3.1 程序存储器
2.3.2 数据存储器
2.4 时钟电路与时序
 2.4.1 时钟电路
2.4.2 MCS-51单片机的时序
2.4.3 MCS_51单片机的指令时序
2.5 复位及复位电路
2.5.1 复位
2.5.2 复位电路
2.6 并行I/O接口
2.6.1 P0
2.6.2 P1
2.6.3 P2
2.6.4 P3口
2.7 思考练习题
第3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概述
3.1.1 指令分类和特点
3.1.2 指令格式
3.1.3 寻址方式
3.1.4 指令描述符号介绍
3.2 数据传送类指令
3.2.1 普通数据传送指令
3.2.2 数据交换指令
3.2.3 堆栈操作
3.3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1 加法指令
3.3.2 减法指令
3.3.3 乘法指令
3.3.4 除法指令
3.4 逻辑运算类指令
3.4.1 简单逻辑操作指令
3.4.2 循环操作指令
3.4.3 逻辑“与”操作指令
3.4.4 逻辑“或”操作指令
3.4.5 逻辑“异或”操作指令
3.5 控制和转移类指令
3.5.1 无条件转移指令
3.5.2 条件转移指令
3.5.3 调用和返回指令
3.5.4 空操作指令
3.6 位(布尔)操作指令
3.6.1 位数据传送指令
3.6.2 位状态修改指令
3.6.3 位逻辑运算指令
3.6.4 位条件转移指令
3.7 思考练习题
……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
第5章 中断系统
第6章 定时器及其应用
第7章 串行通信与8051单片机串行口
第8章 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第9章 输入/输出设备接口
第10章 模拟电路接口技术
第11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第12章 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
第13章 单片机系列产品简介
附录 MCS-51单片机指令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简称为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应用越来越广泛。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由于社会的需要和应用,计算机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又派生出各种各样类型的计算机,按照计算机的规模、性能及用途,计算机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五类。近年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向着高速、智能化的超级巨型机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向着微型机的方面发展。
  1.1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一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产物。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CS-4,它采用了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近20年来,微型计算机从研究所的实验室走向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大标志。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采用的是冯·诺依曼型,即“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计算机自动执行事先加载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不需人工干预。程序和数据由输入设备输入到存储器,执行程序所获得的运算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因此,计算机通常是由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部分组成。微型计算机是具有完整运算和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由CPU、半导体存储器、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集成在同一块或数块印制电路板上所构成的计算机。如图1-1所示为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前言/序言

  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以其体积小、功能多、应用灵活等诸多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范围涉及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和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其应用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单片机的生产厂家很多,单片机的种类和系列产品也层出不穷。MCS-51系列单片机,引入我国已有20多年,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由于8051单片机的技术开放,很多知名公司都开发和生产了与MCS-51单片机兼容的系列产品,以及增加了各种各样功能模块的派生产品。这些产品与8051单片机具有相同的内核和指令系统,只要学会了MCS-51单片机,就可方便使用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