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95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95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 pdf下载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15-08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1(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内容简介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以Intel公司MCS-51单片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共分11章,第1、2章介绍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第3章详细阐述单片机指令功能及使用方法;第4章以实例介绍单片机主要实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5、6章介绍单片机存储器扩展技术及中断系统;第7章详述单片机内部并行口、串行口和定时器的应用及其与外部LED数码管、键盘接口电路设计及应用;第8章介绍单片机与A/D、D/A接口电路设计及应用;第9、10章简要介绍KeiluVisionIDE开发环境和ProteusISIS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第1l章给出针对本课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实训题目。《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注重基础,强调应用,以大量简单易懂的典型实例来对单片机软、硬件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论述,同时为了加深理解教材内容,前8章书后都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与思考题。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及相关非电子类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专科教材,还可作为从事单片机系统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初级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数的转换及表示形式
1.1.1 计算机中的数制
1.1.2 数制之间的转换
1.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1.2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编码
1.3 单片机概述
1.3.1 单片机的概念及特点
1.3.2 单片机的应用
1.3.3 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1.3.4 单片机程序开发流程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MCS-51单片机结构与原理
2.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2.1.1 CPU
2.1.2 存储器
2.1.3 并行I/O口
2.1.4 可编程串行口
2.1.5 定时器/计数器
2.1.6 中断系统
2.2 MCS-51单片机外部引脚
2.3 MCS-51单片机工作方式
2.4 MCS-51单片机时序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概述
3.1.1 指令格式
3.1.2 指令的字节数
3.1.3 汇编指令常用符号
3.2 寻址方式
3.2.1 立即寻址
3.2.2 直接寻址
3.2.3 寄存器寻址
3.2.4 寄存器间接寻址
3.2.5 变址寻址
3.2.6 相对寻址
3.2.7 位寻址
3.3 数据传送指令
3.3.1 内部数据传送指令
3.3.2 外部数据传送指令
3.3.3 堆栈操作指令
3.3.4 数据交换指令
3.4 算术、逻辑运算及移位指令
3.4.1 算术运算指令
3.4.2 逻辑操作指令
3.4.3 循环移位指令
3.5 控制转移指令
3.5.1 无条件转移指令
3.5.2 条件转移指令
3.5.3 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
3.6 位操作指令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MCS-51单片机程序设计
4.1 单片机编程语言概述
4.1.1 编程语言概述
4.1.2 单片机使用的编程语言
4.2 汇编语言的构成和汇编
4.2.1 汇编语言的构成
4.2.2 汇编语言的汇编
4.3 分支程序设计
4.4 循环程序设计
4.5 查表、子程序设计
4.5.1 查表程序设计
4.5.2 子程序设计
4.6 数制转换程序设计
4.7 延时程序设计
4.8 C51基础知识
4.8.1 C语言与C51
4.8.2 学习C51的必备条件
4.8.3 单片机C语言程序开发流程
4.8.4 C51中的数据类型
4.8.5 C51中常用的头文件
4.8.6 C51中的运算符
4.8.7 C51中的基础语句
4.8.8 C51中的函数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存储器扩展
5.1 概述
5.1.1 只读存储器
5.1.2 随机存储器
5.1.3 存储器扩展技术
5.2 程序存储器
5.3 数据存储器
5.4 MCS-51单片机外部存储器的扩展
5.4.1 程序存储器扩展电路
5.4.2 数据存储器扩展电路
5.4.3 Flash存储器的扩展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
6.1 概述
6.1.1 中断的定义和作用
6.1.2 MCS-51中断源
6.1.3 中断嵌套
6.1.4 中断系统功能
6.2 MCS-51中断系统及应用
6.2.1 MCS-51的中断源和中断标志
6.2.2 MCS-51对中断请求的控制
6.2.3 MCS-51对中断的响应
6.2.4 MCS-51对中断的响应时间
6.2.5 MCS-51对中断请求的撤除
6.2.6 MCS-51中断系统的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MCS-51单片机接口电路及典型应用
7.1 概述
7.1.1 I/O接口的作用
7.1.2 I/O数据传送方式
7.1.3 I/O接口类型
7.2 并行接口及应用
7.2.1 MCS-51内部I/O口及应用
7.2.2 简单I/O接口扩展及应用
7.2.3 可编程I/O接口芯片及应用
7.3 串行接口及应用
7.3.1 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
7.3.2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
7.3.3 MCS-51单片机串行口应用
7.4 定时器/计数器及其应用
7.4.1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控制
7.4.2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7.4.3 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
7.4.4 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7.5 MCS-51单片机与LED显示器接口应用
7.5.1 LED数码管显示原理
7.5.2 LED数码管显示方式
7.5.3 MCS-51与LED数码管接口及应用
7.6 MCS-51单片机与键盘接口应用
7.6.1 键盘控制原理
7.6.2 MCS-51与键盘接口及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MCS-51单片机与A/D、D/A接口及应用
8.1 MCS-51单片机与A/D接口及应用
8.1.1 A/D转换原理
8.1.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1.3 A/D转换器ADC0809
8.1.4 单片机与ADC0809的接口
8.1.5 串行接口A/D转换器TLC2543及其接口技术
8.2 MCS-51单片机与D/A接口及应用
8.2.1 D/A转换器工作原理
8.2.2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2.3 D/A转换器I)AC0832
8.2.4 12位串行D/A转换器TLN5616及其接口技术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Keil-isionIDE集成开发环境
9.1 软件简介
9.1.1 KeiluVisionIDE的安装
9.1.2 KeiluVisionIDE界面
9.2 Keil使用方法
9.2.1 建立项目
9.2.2 创建文件
9.2.3 向项目里添加源程序
9.2.4 文件的编译、连接
9.2.5 仿真器的选择
9.2.6 程序的调试
9.2.7 KeilLLVisionIDE的调试技巧

第10章 ProteusISIS仿真软件
10.1 软件简介
10.2 Proteus电路设计方法
10.2.1 文件操作
10.2.2 在原理图中放置和编辑对象
10.2.3 连线
10.3 Proteus单片机仿真实例
10.3.1 单片机仿真
10.3.2 Proteus与KeilC的联合仿真

第11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实训题目
附录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
  计算机中的数通常有两种,即无符号数和符号数。
  1.无符号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无符号数不带符号,表示时比较简单,在计算机中一般直接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位数不足时前面加0补足。对一个n位二进制数,它能表示的无符号数范围是0~2n-1。例如,假设机器字长为8位,无符号数254在计算机中表示为11111110B,123在计算机中表示为01111011B。
  2.有符号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有符号数带有正负号。计算机中表示有符号数采用二进制数的最位位来表示符号,用0表示正数的符号+;用1表示负数的符号一;其余位表示有符号数的数值大小,称为数值位。通常,把一个数及其符号位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在计算机中,常用的机器数有原码、反码、补码3种形式。
  1)原码
  符号位为0表示该数为正数,符号位为1表示它是负数。通常,一个数的原码可以先把该数用方括号括起来,并在方括号右下角加个“原”字来标记。
  (例1.3)设X=+1010B,y=-1010B,请写出X和y在8位微型机中的原码。
  解(X)原=OOO01010B(Y)原=10001010B,
  2)反码
  在微型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反码求法很简单,有正数的反码和负数的反码之分。正数的反码和原码相同;负数反码的符号位和负数原码的符号位相同,数值位是它的数值位的按位取反。反码的标记方法与原码类似。
  (例1.4)设X=+1101101B,y=-OllOllOB,请写出X和Y的反码。
  解(X)反=01101101B(Y)反=11001001B
  3)补码
  在日常生活中,补码的概念是经常会遇到的。例如,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3点钟,而手表还停在早上8点钟。为了校准手表,自然可以顺拨7个小时,但也可倒拨5个小时,效果都是相同的。显然,顺拨时针是加法操作,倒拨时针是减法操作,据此便可得到以下两个数学表达式:
  顺拨时针8+7=12(自动丢失)+3=3
  倒拨时针8-5=3
  顺拨时针时,自动丢失的数12点被称为0点。在数学上,这个自动丢失的数12称为模(mod),这种带模的加法称为按模12的加法,通常写为
  8+7=3(mod12)
  比较上述两个数学表达式,可发现8-5的减法和8+7的按模加法等价。这里,+7和-5是互补的,+7称为-5的补码(mod12)。这就是说,8-5的减法可以用8+(-5)补=8+7(mod12)的加法替代。
  在微型计算机中,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负数补码等于它的反码加1。标记方法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