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ACM-ICPC国际生程序设计竞赛之旅》[89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Hello,ACM-ICPC国际生程序设计竞赛之旅》[89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Hello,ACM-ICPC国际生程序设计竞赛之旅 pdf下载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19-05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2(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Hello,ACM-ICPC国际生程序设计竞赛之旅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内容简介

  《Hello,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旅》是一本趣味性科普读物,介绍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的相关内容。全书不仅涵盖ACM-ICPC竞赛本身的相关信息,如比赛历史、简介、参与方法等,还介绍了参与竞赛的趣味故事。该书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CM集训队为原型,生动地介绍了参与竞赛的过程、参与竞赛的意义以及这项竞赛的趣味性等。
  《Hello,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旅》适合对计算机领域感兴趣的人阅读,可以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ACM-ICPC这项竞赛。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Hello,ACM-ICPC
1.1 程序设计竞赛 vs ACM-ICPC
1.1.1 程序设计竞赛
1.1.2 ACM-ICPC
1.2 赛事规则
1.2.1 比赛规则
1.2.2 赛事构成
1.3 广义ACM

第2章 ACM启程
2.1 锦囊妙计
2.1.1 入门:刷题vs看书
2.1.2 刷题:数量vs质量
2.1.3 训练:团队vs个人
2.2 装备获取
2.2.1 Codeforces
2.2.2 LeetCode
2.2.3 《算法竞赛入门经典》(第2版)
2.2.4 《挑战程序设计竞赛》(第2版)
2.2.5 《算法导论》

第3章 赛题讲解
3.1 模拟
3.1.1 2017 ACM-ICPC亚洲区域赛沈阳站I题
3.1.2 2017 ACM-ICPC亚洲区域赛北京站E题
3.1.3 2013 ACM-ICPC亚洲区域赛成都站B题
3.2 搜索
3.2.1 2016 ACM-ICPC亚洲区域赛沈阳站E题
3.2.2 2015 ACM-ICPC亚洲区域赛北京站C题
3.2.3 2011 ACM-ICPC亚洲区域赛北京站J题
3.3 动态规划
3.3.1 2017 ACM-ICPC亚洲区域赛北京站J题
3.3.2 2015 ACM-ICPC亚洲区域赛北京站K题
3.3.3 2013 ACM-ICPC亚洲区域赛南京站C题
3.4 数据结构
3.4.1 2015 ACM-ICPC亚洲区域赛长春站J题
3.4.2 2014 ACM-ICPC亚洲区域赛上海站D题
3.4.3 2013 ACM-ICPC亚洲区域赛杭州站H题
3.5 图论
3.5.1 2015 ACM-ICPC亚洲区域赛沈阳站M题
3.5.2 2013 ACM-ICPC亚洲区域赛长沙站G题
3.5.3 2015 ACM-ICPC亚洲区域赛北京站D题
3.6 数论
3.6.1 2016 ACM-ICPC亚洲区域赛大连站D题
3.6.2 2011 ACM-ICPC亚洲区域赛大连站I题
3.6.3 2015 ACM-ICPC亚洲区域赛长春站B题

第4章 ACM之路
4.1 小明的故事
4.1.1 XXX队的诞生
4.1.2 入学考试与历史课
4.1.3 校赛进行时
4.1.4 你好,杭州
4.1.5 越勤奋,越迷茫
4.1.6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4.1.7 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4.2 采访实录
4.2.1 户建坤专访
4.2.2 史烨轩专访
4.2.3 李晨豪专访
4.2.4 钟金成专访
4.2.5 李珎专访
4.2.6 梁明阳专访
4.2.7 刘子渊专访

第5章 权衡之间
5.1 辩论赛
5.1.1 辩,能力与热爱
5.1.2 辩,利弊
5.2 岔路口
5.2.1 主人公
5.2.2 Q&A
5.2.3 向左走,向右走

参考文献
后记——彩蛋

前言/序言

  笔者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软件学院,最初接触有关ACM-ICPC的内容是在大一的程序设计课程上,北航ACM集训队的学长们为我们介绍了ACM-ICPC,向我们展示了集训队获得的成绩。刚刚进人大学的我们在编程方面毫无基础,那时,我只是单纯地崇拜着那些学长。
  我们的程序设计课程包括上机实践。上机实践的形式与ACM-ICPC的比赛形式类似,只是我们是个人赛而不是团队赛。在两小时内完成7道左右的题目,这些对笔者这样的编程小白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两小时的时间待在机房,面对着计算机和一段段充满bug的代码手足无措。一次次上机,每次只能拿到不到一半的分数,笔者不明白,内心质疑着,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上机呢?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远远超出个人能力的练习?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基础练习巩固知识点?这种上机能给我们多大的提高呢?
  后来,听老师和学长们说,ACM-ICPC这个比赛非常好,但是并没有多少人了解它,到现在也没有一本书介绍这个比赛。于是笔者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因为,笔者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比赛,能够得到旁人如此高的评价。
  笔者想去深入了解这个比赛。
  于是笔者接下了这个任务,开始了筹划工作,也找到了合作的队友。接下来,我们一步步展开了采访。采访的对象是我们学校参与过ACM-ICPC的同学。
  通过采访,笔者才真切地了解了这个比赛,得知了他们的ACM-ICPC经历,以及他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了解到他们与队友之间的情谊、一起经历过的愉快的和悲伤的事情,以及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傲人的成绩和回报。
  通过他们的介绍,笔者渐渐明白了那些编程题目的意义,明白了我们刷OJ的意义。做这些编程题目,可以给我们一个“场景”应用算法,让我们对算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接触各类题目的同时,我们还能接触到其他编程技巧,积累编程经验。超前的题目激励我们自主学习,在课下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算法等知识;当然,难解的bug还教会我们耐心和坚持(笑)。另一方面,这些OJ题目与日后找工作的机试题目类似,作为软件学院的学生早晚会接触到这些,OJ让我们提早见识了。这样的成长之路固然是艰辛的,但是选择坚持下来的人一定能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们有着很高的智商,同时十分努力,是值得我们敬佩的非常厉害的人;另一方面,他们都是爱着ACM、爱着北航ACM集训队的人。我们了解到,北航的ACM集训队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比起来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缺少完备的训练体系,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学长们正在努力为北航ACM集训队积累资源,也在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也希望北航ACM集训队越来越好。
  此时,笔者意识到我们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一个比赛,而是想通过它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比赛,了解北航ACM集训队的努力和成果,让更多热爱编程的人参与到这个比赛当中;同时,也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北航集训队的壮大做出贡献。
  感谢给我们提供很多建议、接受采访,并帮助联系采访的户建坤学长,感谢接受采访的李弥学长、梁明阳学长、史烨轩学长、李晨豪学长,以及钟金成、刘子渊,感谢你们耐心的讲解!祝愿北航ACM集训队脚踏实地,征服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本书由吕云翔、李熙、郝璐、杜吴、户建坤编著,曾洪立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