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嵌入过程中的主体与结构--对政企关系变迁的社会分析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中国经济转轨、政府职能
转变和社会组织变迁过程中经济
社会关系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相当长一段
时期内还将处于中国社会发展变迁
的核心位置。由李汉林、魏钦恭著的《嵌入过程中的
主体与结构——对政企关系变迁的社会分析》以政府
及其 目标为中心阐述政企关系的演变,强调作为
主体的政
府与企业嵌入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中。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试图分
析,在不同结构环境中,政府的制度安排如何规范不
同类型企业的行为,以及这些制度
安排以何种逻辑机制改变与形塑政企关系?围绕上述
问题与逻辑,本书指出,政企关系
的复杂性及其演变路径的多变性,在众多方面反映出
中国总体性改革的某些典型特征,
并可进一步提炼出与中国社会发展经验相关的特殊成
分。
科研局助理研究员, 研究生社会发展系博士研究生。 李汉林,197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赴德国比勒费尔特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1983年获比勒费尔特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博士学位。 1988年被聘为 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变迁,发展社会学与科学社会学。
导论 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框架
章 “嵌入”于多重关系中的政府与企业
节 嵌人性: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与市场
第三节 与社会
第二章 政府与国有企业
节 国有企业的历史演变与性质辨析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演变
二国有企业的概念界定
三权力控制与政府治理
四交易成本与产权改革
第二节 “单位制”视角下的政府与国有企业
一结构环境:国有企业单位化的约束
二整合与控制:国有企业单位化的路径
三制度变迁:国有企业单位化的存续?
第三节 市场主义:重新考察政府与国企关系
一 市场主义
二 市场主义与非公有制经济
三 市场主义与国有经济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政府与乡村集体企业
节 制度的意外后果
第二节 农村集体的补充:乡村集体企业的萌芽与起步(1958—1978)
一“大跃进”运动及“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
二曲折中前进:1961—1978年的社队企业
第三节 始料未及:乡村集体企业的发展壮大(1978—1993)
一结构环境
二制度安排的意外后果
第四节 历史的终结:乡村集体企业私有化(1994年及之后)
一结构环境
二制度安排的意外后果
第五节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政府与私营企业
节 制度沿革与私营企业的发展
一私营经济的“制度前”阶段
二私营经济的制度化阶段
三私营经济的制度建设阶段
第二节 私营企业与结构环境
一私营企业“戴帽子”和“摘帽子”
二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
第三节 私营企业的政治关联
一政治关联的操作化
二私营企业政治关联的经济表现
三私营企业政治关联的动因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中国的政企关系变迁模式
节 “硬核”与“保护带”的互动:政企关系变迁的内在动力
一政治控制
二意识形态
三经济收益
第二节 结构环境:政企关系变迁的外在约束
一宏观环境
二制度环境
三关系结构
第三节 节点模型与政企关系变迁的内在机制
一嵌入性:政企关系变迁的结构环境
二路径依赖:制度安排和变迁的惯性
三意识形态:政企关系变迁的社会化过程
四制度安排的非意图性后果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
参考书目
附表1 改革以来中央有关国有(国营)企业改革的主要制度文件
附表2 改革以来中央有关乡镇企业改革的主要制度文件
附表3 改革以来中央有关私营企业改革的主要制度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