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46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46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 pdf下载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09-08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7(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内容简介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编写,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网络规划设计师级别的指定参考用书。《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着重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细化和深化,内容涵盖了新的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大纲(2009版)的所有知识点,给出了网络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试题的解答方法和实际案例。对于网络规划设计论文试题,《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给出了论文的写作方法、考试法则、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评分标准和论文范文。
  阅读《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就相当于阅读了一本详细的、带有知识注释的考试大纲。准备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熟悉考试方法、试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内容的分布、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和质量。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可作为网络工程师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学习用书,作为网络规划设计师日常工作的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网络参考模型
1.4.1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4.2 TCP/IP体系结构
1.4.3 协议/接口和服务
1.5 例题分析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传输指标
2.1.3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2.1.4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1.5 传输差错
2.2 数据通信系统
2.2.1 通道速率的计算
2.2.2 同步方式
2.3 数据调制和编码
2.3.1 模拟数据使用模拟通道传送
2.3.2 模拟数据使用数字通道传送
2.3.3 数字数据使用模拟通道传送
2.3.4 数字数据使用数字通道传送
2.4 多路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
2.4.2 时分复用
2.4.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2.4.4 波分复用
2.5 数据交换方式
2.5.1 电路交换
2.5.2 存储交换
2.5.3 信元交换
2.5.4 广播
2.6 传输介质
2.6.1 双绞线
2.6.2 同轴电缆
2.6.3 光纤
2.6.4 无线电
2.6.5 微波
2.6.6 红外线
2.7 检错与纠错
2.7.1 奇偶校验
2.7.2 海明码和恒比码
2.7.3 循环冗余校验码
2.8 例题分析

第3章 网络分层与功能
3.1 应用层
3.2 传输层
3.2.1 可靠性传输
3.2.2 网络质量
3.2.3 协议与控制
3.3 网络层
3.4 数据链路层
3.4.1 组帧方法
3.4.2 差错控制
3.4.3 其他功能
3.4.4 数据链路层协议
3.5 物理层
3.5.1 物理层特性
3.5.2 物理层标准
3.6 覆盖网与对等网
3.7 例题分析

第4章 网络设备与网络软件
4.1 网卡
4.2 网桥
4.2.1 网桥的工作原理
4.2.2 网桥的功能
4.2.3 网桥的类型
4.3 中继器和集线器
4.4 交换机
4.4.1 常见的交换类型
4.4.2 交换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4.4.3 第二层交换与第三层交换
4.4.4 交换机堆叠与级联
4.5 路由器
4.5.1 路由器概述
4.5.2 基本功能
4.5.3 基本工作原理
4.6 网关
4.7 调制解调器
4.7.1 调制技术
4.7.2 ADSLModem
4.7 _3CableModgem
4.8 无线接入点
4.9 防火墙
4.9.1 防火墙的类型
4.9.2 防火墙建立规则
4.10 网络操作系统
4.10.1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4.10.2 网络通信系统
4.10.3 分布式文件系统
4.10.4 Linux的基本构成
4.10.5 Linux文件与目录操作
4.10.6 Linux系统管理命令
4.1l 例题分析

第5章 局域网
5.1 局域网概述
5.1.1 局域网拓扑结构
5.1.2 以太网
5.2 访问控制方式
5.2.1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5.2.2 CSMA/CD访问控制方式
5.3 局域网协议
5.3.1 体系结构与协议
5.3.2 IEEE802参考模型
5.3.3 IEEE802.2 协议
5.3.4 IEEE802.3 协议
5.3.5 IEEE802.4.1 办议
5.3.6 IEEE802.5 协议
5.3.7 三种网络的比较
5.4.高速局域网
5.5 无线局域网
5.5.1 概述
5.5.2 IEEE802.1 1标准
5.5.3 蓝牙技术
5.5.4 常用拓扑结构
5.5.5 应用前景
5.6 虚拟局域网
5.6.1 VLAN概述
5.6.2 VLAN的实现
5.6.3 VLAN的配置
5.7 冗余网关技术
5.7.1 HSRP协议
5.7.2 VRRP协议
5.7.3 GLBP协议
5.8 例题分析

第6章 广域网与接入网
6.1 广域网的概念
6.2 公用网技术
6.2.1 ISND网络
6.2.2 DDN网络
6.2.3 SDH网络
6.2.4 MSTP网络
6.2.5 移动通信网络
……
第7章 网络互连
第8章 网络层协议
第9章 传输层协议
第10章 应用层协议
第11章 网络管理
第12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
第13章 网络资源设备
第14章 网络安全基础
第15章 网络安全应用
第16章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第17章 知识产权与法律法规
第18章 标准化知识
第19章 应用数学与经济管理
第20章 专业英语
第21章 项目管理
第22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案例
第23章 论文写作方法与范文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概述
  广义的说,数据通信是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其他数据终端之间存储、处理、传输和交换信息的一种通信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利用终端远距离使用计算机,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
  数据通信是依照通信协议、路由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数据通信的特点如下:
  (1)数据通信实现的是机与机或人与机之间的通信。
  (2)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3)传输速率高,要求接续和传输响应时间快。
  (4)数据通信具有灵活的接口能力以满足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和终端间的相互通信。2.1.1基本概念
  为了后面讨论的方便,本节介绍数据通信的几个基本概念。
  1.数据和信息
  信息是客户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2.信道
  信道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物理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

前言/序言

  根据原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国人部发[2003]39号文件,把网络规划设计师开始列入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为“软考”)系列,该级别的考试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并且与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并列为高级资格。这将为培养专业的网络规划设计人才,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起到巨大的作用。
  1.目的
  作为一个刚刚开考的级别,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将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考试。主要原因是考试范围比较广泛,除涉及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所有课程外,还有数学、外语、标准化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课程。考试不但注重广度,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在网络规划设计相关的知识领域中,试题的难度会比较大。总之,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不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网络规划设计实践经验。
  根据希赛教育网(WWW。educity.cn)的调查,网络规划设计师考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一本能全面反映考试大纲内容,同时又比较精简的备考书籍。网络规划设计师平常工作比较忙,工作压力大,没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理论知识,也无暇去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学习一本书籍,从中找到解答试题的捷径,以及论文写作的方法。软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希望能有一本书籍帮助考生复习和备考,从而提高考试合格率,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的IT高级人才。
  鉴于此,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编写和出版了本书,作为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的指定参考用书。
  2.内容
  本书着重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细化和深化,内容涵盖了最新的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大纲(2009版)的所有知识点,给出了网络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试题的解答方法和实际案例。对于网络规划设计论文试题,本书给出了论文的写作方法、考试法则、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评分标准和论文范文。由于编写组成员均为软考第一线的辅导专家,负责和参与了考试大纲的制定、历年的软考辅导、教程编写、软考阅卷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本书凝聚了软考专家的知识、经验、心得和体会,集成了专家们的精力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