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93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93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 pdf下载

出版社 万泽惠远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18-08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6(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正版现货: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2017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9787302
  • ISBN:9787302500377
  • 定价:398.00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周东华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8-01
  • 印刷时间:
  • 版次:1
  • 印次:
  • 包装:精装
  • 开本:16
  • 用纸:铜版纸
  • 页数:813
  • 字数:1427000

编辑推荐

以服务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

旨,邀请高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围绕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共同交

流探讨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青年教师教学及

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教育认证及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组织运行、实

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校企协同育人举措等。


内容简介

本次会议征集能反映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教育研究论文,不

征集教学工作总结。


前言序言

紧跟时代发展  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

——卷首词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技术……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一系列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新应用,正成为推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的重要力量。

  2015年7月下旬,上一届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在国务院刚刚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后于古城西安召开。近500位与会代表立足应对经济新常态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热烈交流探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新定位、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与专业认证、以慕课为代表的教学方式改革等教育话题,为本学校本专业教育和改革实践拓展了视野、校准了目标、增加了方法、丰富了资源。

  两年来,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确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陆续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为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光明的、极具挑战的新空间。2016年5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动员令。8月,国家颁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置的重大专项基础上,面向2030年,再一次选择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等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点方向,设立15个重大科技项目,并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批次有序启动实施。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布局进展过程中,以智能语音/图像/视频处理技术、AlphaGo、无人驾驶汽车等为典型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国内迅速发展,已经显露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我国自动化领域的一批院士和专家学者,联合计算机等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增设“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的倡议,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经过紧张、系统的研究部署,在本次大会召开前不久的7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为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当今时代为自动化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了巨大成长空间,当今时代也迫切要求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朝着更加适应建设未来社会需要的目标转变。

  两年来,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办学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专业规模稳步扩大,“机器人工程”成为新的特设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以控制为核心,各高校结合办学定位和特色,或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交通、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生态环境等交叉领域拓展,或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方向上深化,或在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新应用上布局。更多学校加入专业认证行列,按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习成效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核心认证理念,完善专业教育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学生特点和需要,“双创”教育、慕课教学、赛课合一、研讨互动方式等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专业和教师运用。自动化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领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自动化专业带来了强劲的人才需求,各专业办学质量的提升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背景下,本次大会以“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为主题,以服务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邀请高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围绕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共同交流探讨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青年教师教学及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教育认证及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组织运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校企协同育人举措等。

  “2017[D1]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继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主办,由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共同承办。大会得到全国自动化领域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投稿踊跃,共收到论文196篇。经程序委员会组织近50位专家审稿,共录用论文170篇,收录在会议论文集光盘中,部分论文将推荐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中国大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作为特殊表彰,会议将评选出10篇左右的大会优秀论文。

  我相信,在全体参会代表的努力下,本次大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后,我代表会议程序会员会真诚感谢教育部高教司和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对大会的指导!诚挚感谢吴澄院士、瞿振元会长亲临大会为我们带来高屋建瓴、见解深刻、内容丰富的主题报告!感谢从全国各地高校自动化专业教育□□线来到大会现场的各位老师和为今天大会成功举办而付出努力的各位同仁!

  谢谢大家。

  

                       2017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2017年8月11日


目录

目    录

主题1: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智动化)新工科专业创建思路 韩九强(03)

“一带一路”战略下自动化专业高等教育的思考 张梦怡(11)

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特色发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范立南  李  鑫(15)

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于微波  张秀梅  刘克平  邱  东(19)

主题2: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李慧芳  彭熙伟  夏元清(27)

自动化专业分方向培养模式研究 张凯锋  魏海坤(32)

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苏海滨  贺子芙  张红涛  熊军华  朱安福(37)

电气信息类IIIX+I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常俊林  马小平  李 明(42)

基于人格塑造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自动化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何顶新  周凯波  周纯杰  彭  刚  王燕舞(48)

结合IEET认证的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龙迎春  彭昕昀  宁  宇  何  莹  刘文秀  王杏进(54)

基于机器人“3C”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夏庆锋  曾舒婷  孙海洋  刘益新(59)

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和成果导向深度融合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孔祥松  关健生  徐  敏(64)

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四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于海生  丁军航  于金鹏  吴贺荣(68)

大学四年级校企联合柔性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黄  鹤  汪贵平  雷  旭  龚贤武  王会峰(72)

中约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贺良华(79)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张晓宇  肖模昕  池海红  原  新(84)

主题3:自动化专业课程资源、MOOC课程和教材建设

构建控制类精品课程群  打造优质立体化教学资源 徐晓红  陈立刚  张  红(91)

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微机原理课程教改探索 刘  笛  凌志浩(95)

具有航运特色的《仪表与过程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张萌娇  李  晖(100)

基于MOOC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建设 常艳超  曾庆军(104)

“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教材建设 徐科军  黄云志(108)

电机学与驱动控制系列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设 周熙炜  汪贵平  闫茂德  茹  锋(114)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谢  东  郭利霞  王  敏  张俊林  李正中(118)

基于MOOC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

常艳超  曾庆军  薛文涛  陈  伟(122)

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于春梅  毕效辉(128)

基于单自由度弹性关节机器人模型的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设计 任  凭(133)

基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二超  刘微容  李  炜  苏  敏  赵正天(137)

研究生《现代运动控制系统》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 陈德传  陈雪亭(141)

对翻转课堂教学的体会 李  凌  袁德成(144)

基于SPOC的“自动控制原理”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苏  敏  李  炜  李二超  毛海杰  申富媛(147)

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秀梅  于微波  刘克平(151)

主题4: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

从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萧德云  吴晓蓓  刘  丁  黄海燕(157)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孔玲玲  李  佳(163)

基于robocon的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程  磊  李  婵  彭  锐  贺志华  陈泓宇(167)

展练评——站稳三尺讲坛,迎送交——立足教研舞台控制理论相关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与成效

张捍东  张世峰  方  炜  吴玉秀  黄松清  姚凤麒  沈  浩  刘一帆  贺荣波  孔庆凯(171)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邱柯萍(177)

主题5: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的做法和成效

“非线性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庆领  杨万扣(183)

实验技术教师工作的分析与讨论 张  婷  吴美杰  刘瑞静(186)

以“三引”为指导,在通识教育课上开展研究性学习——“走进物联网”课程教学体会点滴

王力立  吴晓蓓(190)

自动化类专业的教与学学术(SoTL)社群建设研究 高  琪  廖晓钟  庞海芍(194)

自动化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的做法和成效 朱艺锋  乔美英  胡  伟  王红旗(199)

主题6: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本科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探索 冬  雷  廖晓钟  高志刚  马宏伟(205)

创客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实验室价值提升路径探索 赵广元  张  良  张二锋(20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马立玲  王军政  赵江波  汪首坤(214)

地方高水平大学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闭环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国琴  刘国海  张  军  赵文祥  赵德安(21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林  海  李晓辉  李  杰  龚贤武  闫茂德  汪贵平(223)

重创新要素、构创新平台、强培养过程——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海梅  吴晓蓓  吴益飞(228)

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刘  涵  弋英民  焦尚彬  刘  军  刘  丁(232)

主题7: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控制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朱燕红  史美萍  吕云霄  谢海斌(237)

创新能力驱动的DSP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苗敬利  安宪军(242)

从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谈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的缺失

萧德云  张贝克  王  红  张  昕  彭  惠(246)

高水平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平台 袁少强  刘  中(254)

高校机器人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周春琳  熊  蓉  刘  勇  姜  伟  谢依玲(258)

高校机器人实践课教学中若干现象分析 周春琳  熊  蓉  刘  勇  姜  伟  谢依玲(263)

工程教育背景下卓越计划对自动化专业实习教学的启迪 张浩琛  刘微容  刘仲民  赵正天(267)

构建以控制为特色的跨学科创新性实验教学平台 韩  涛  张建良  吴  越  姚  维(271)

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于微波  张秀梅  刘克平  邱  东(275)

基于CDIO模式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杨其宇  张  霞  杨正飞  李  明  陈  玮(280)

基于工程对象的创新型工程实训教学研究

彭  刚  何顶新  周纯杰  周凯波  秦肖臻  姚  昱  秦志强(283)

基于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为例

张  婷  刘瑞静  吴美杰(289)

基于项目驱动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马  然  齐咏生  张健欣  魏  江(293)

基于应用实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姚分喜(298)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彭熙伟  郭玉洁  张  婷  王向周  郑戍华  汪湛清(302)

面向工程实践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 王秋生  张军香  董韶鹏(307)

面向工业4.0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陈  薇  郑  涛  唐  昊  李  鑫(312)

面向自动化专业的移动机器人综合实验平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控制工程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林  海  张泽莹  朱  旭  杨盼盼  左  磊  闫茂德  汪贵平(604)

基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王  平  蔡林沁  吕霞付  虞继敏  向  敏(609)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谢将剑  张军国  陈贝贝  吴宇璐(614)

基于知识关联思想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王秋生  董韶鹏  张军香(618)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的改革研究 李  敏  陈国定(623)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周  琳  迟书凯  黎  明  牛  炯(627)

论继续提高我院自动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毛  琼  齐晓慧  董海瑞  曹英慧(631)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建设研究

毛海杰  蒋栋年  赵正天  李  炜  刘微容  李二超(635)

面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熊永华  陈  鑫(641)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周丽芹  綦声波  刘兰军  黎  明(646)

面向自动化类专业的创客课程案例教学实践 赵广元  张  良  周金莲  潘  峰(651)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瞿福存(657)

提高自动化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 郑永斌  谢海斌  徐婉莹  白圣建  李  春(663)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 彭学锋  刘建斌  李  红(668)

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王  波  王美玲  刘  伟  金  英  肖  烜(672)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 郭  毓  吴益飞  王海梅  苏少钰  陈庆伟(677)

参照产品谱系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汪贵平  黑文洁  黄  鹤  龚贤武  闫茂德(681)

磁盘驱动读取系统在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强  盛(68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杨玲玲  陈  玮  章  云  龙  德  李  明  杨其宇(693)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

牛  丹  仰燕兰  陈夕松  周杏鹏  叶  桦(696)

浅谈信息通信网络教学改革 曹向辉  周  波  孙长银(700)

试论“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王宏华(704)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林  新(708)

循序渐进设计实例在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强  盛(712)

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课程实验设计 倪建云  刘洪锦  谷海青  解树枝(718)

智能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从智  杨国田  李新利  葛  红(722)

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巨永锋  汪贵平  闫茂德  武奇生  龚贤武(727)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夏思宇  黄永明(733)

“运动控制系统”课教学方法研究和部分难点分析 李练兵  江春冬  李  洁  王  睿(737)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微机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李俊芳  高  强  郭  丹  李玉森(741)

CDIO模式下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李  凌  袁德成(745)

面向工程认证的自动化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 王华斌  李鹏飞  罗  妤  郭利霞(748)

项目驱动的MATLAB在运动控制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王艳芬(751)

新工科背景下“电机与拖动”教学改革与探索 呂  剑  从兰美  何莉萍(755)

关于系统控制理论与思维方式的思考 张  明(760)

主题10: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基于诚信因子的自动化本科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 评定模型研究

宋春跃  赵豫红  王  慧  谢依玲(767)

模糊模型评价卓越工程理论教学研究 宋乐鹏  胡文金  官正强(775)

基于校友调研的自动化专业培养状态分析——浙江工业大学的案例 杨马英  李志中(780)

加强过程管理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指导浅谈

杨  欣  徐盛友  苏玉刚  孙  跃  李  斌(785)

主题11: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企业实践一”对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赵正天  汪应军  刘微容(791)

独立院校自动化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探索

汪纪锋  李  洁  党晓圆(796)

河北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韩  昱  王艳芬(800)

摄像头循迹智能车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董韶鹏  姜凯伦  袁  梅(804)

基于工程认证的“自动化微工厂”实践教学平台 郝  立  包金明  王  飚(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