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PCIExpress系统体系结构标准教材》[22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PCIExpress系统体系结构标准教材

  • 出版社:京东图书自营官方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05-11
  • 热度:10922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PCI Express系统体系结构标准教材》首先概述第三代PCI Express总线和第二代总线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然后全面论述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第三代总线——PCI Express。主要内容包括:PCI Express总线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PCI Express总线的事务路由方法;数据包传送的主要协议和实现服务质量的方法;事务顺序、中断和错误处理;PCIExpress总线物理层详述;复位以及链路的定向和初始化;附加卡的外观结构;PCI Express的电源管理;PCIExpress的配置方式。附录提供的内容包括PCI Express的测试、调试和验证等。
  《PCI Express系统体系结构标准教材》详细描述的PCI Express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列举的大量示例,对于理解PCI Express内容并构思其用途有很大帮助,是软硬件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精彩书评

  本书全面论述适用于许多系统和外设的当前最流行的第三代外围组件互连技术——PCI Express。
  内容涵盖设计、验证和测试所需的信息,以及编写底层BIOS和设备驱动程序必需的背景知识。
  MindShare公司是领先的硬件技术培训公司之一,为几十家公司提供创造性的课程,包括IBM、HP、PLX、Sun和德州仪器等。本书选自该公司的PC系统体系结构系列丛书。

目录

第一部分 总 览
第1章 体系结构展望
1.1 PCI Express简介
1.1.1 初始PCI解决方案的作用
1.2 与原有总线的比较
1.2.1 作者的声明
1.2.2 总线性能及其插槽数的比较
1.2.3 PCI Express的总吞吐量
1.2.4 比较每引脚的性能
1.3 I/O总线体系结构展望
1.3.1 基于33MHz PCI总线的系统
1.3.2 基于66MHz PCI总线的系统
1.3.3 基于66MHz和133MHz PCI-X 1.0总线的平台
1.3.4 基于DDR和QDR PCI-X 2.0总线的平台
1.4 PCI Express的线路
1.4.1 PCI Express的拓扑结构
1.4.2 PCI Express系统模块图
1.5 PCI Express规范
第2章 体系结构概述
2.1 PCI Express事务简介
2.1.1 PCI Express事务协议
2.1.2一些事务示例
2.2 PCI Express的设备层
2.2.1 概述
2.2.2 设备层及相关的数据包
2.2.3 各PCI Express设备层的功能
2.3 非报告存储器读事务示例
2.4 热插拔
2.5 PCI Express的性能与数据传送效率
第二部分 事务协议
第3章 地址空间与事务路由
3.1 简介
3.1.1 接收器检查3种类型的链路流量
3.1.2 多端口设备承担路由负荷
3.1.3 端点的路由能力有限
3.1.4 系统路由策略是可编程的
3.2 两种类型的本地链路流量
3.2.1 有序集
3.2.2 数据链路层数据包(DLLP)
3.3 处理层数据包路由基础
3.3.1 用于访问4种地址空间的TLP
3.3.2 使用分离事务协议了吗
3.3.3 TLP路由的3种方法
3.3.4 PCI Express的路由方法与PCI兼容吗
3.3.5 定义数据包格式和路由的头字段
3.3.6 使用TLP的头信息:概述
3.4 应用路由机制
3.4.1 地址路由
3.4.2 ID路由
3.4.3 隐式路由
3.5 路由选项的即插即用设置
3.5.1 路由配置是PCI兼容的吗
3.5.2 基址寄存器(BAR):类型O、类型1的头
3.5.3 基址/限界寄存器,只限类型1头
3.5.4 总线号寄存器,只限类型1头
第4章 基于数据包的事务
4.1 基于数据包的协议简介
4.1.1 为什么要使用基于数据包的事务协议
4.2 处理层数据包
4.2.1 组装和拆解TLP
4.2.2 设备核心请求访问4种空间
4.2.3 所定义的TLP事务变体
4.2.4 TLP的结构
4.2.5 建立事务:TLP请求和完成
4.3 数据链路层数据包
4.3.1 DLLP的类型
4.3.2 DLLP是本地流量
4.3.3 接收器对DLLP的处理
4.3.4 发送一个数据链路层数据包
4.3.5 DLLP数据包的类型
第5章 ACK/NAK协议
5.1 通过各链路可靠地传输TLP
5.2 ACK/NAK协议的基本组成
5.2.1 ACK/NAK协议中发送器的基本组成
5.2.2 ACK/NAK协议的接收器基本组成
5.3 ACK/NAK DLLP的格式
5.4 ACK/NAK协议详解
5.4.1 发送器协议详解
5.4.2 接收器协议详解
5.5 利用ACK/NAK协议可靠地处理错误情况
5.6 ACK/NAK协议小结
5.6.1 发送器部分
5.6.2 接收器部分
5.7 安排数据包时推荐的优先级
5.8 更多的示例
5.8.1 丢失TLP
5.8.2 丢失ACK DLLP或ACK DLLP并有CRC错误
5.8.3 丢失跟随NAK DLLP的ACK DLLP
5.9 交换器直通转发模式
5.9.1 没有直通转发模式
5.9.2 交换器直通转发模式
第6章 QoS/XC/VC和仲裁
第7章 流控制
第8章 事务顺序
第9章 中断
第10章 错误检测和处理
第三部 分物理层
第四部分 与电源有关的主题
第五部分 可选功能
第六部分 PCI Express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