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小设计,大思维移动应用界面的设计方法与实践》[22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小设计,大思维移动应用界面的设计方法与实践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15-08
  • 热度:1149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当前最热门的行业毫无疑问非移动互联网莫属,无论采用什么商业模式,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攫取到利益,都免不了移动应用界面的设计,所以移动界面设计人才在市场上非常抢手,各类的培训班和教材也层出不穷。但绝大多数的培训班和教材都将教授的重点放在了设计技巧和软件应用层面上,而忽视了设计的最根本元素——创意和思维。《小设计,大思维 移动应用界面的设计方法与实践》的最大特色就是将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意放在了设计技术之上,强调思维和创意的重要性,并针对思维和创意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就是所谓的“小设计,大思维”,也就是本书于市面上其他设计图书不同之处。

内容简介

  《小设计,大思维 移动应用界面的设计方法与实践》从设计学、心理学、美学、市场学等学科角度系统地介绍了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原理。全书通过翔实的设计案例分析,从设计思考与设计实践两大视角介绍了BSUTIG设计方法模型,即商业模式(B)、设计策略(S)、用户及其任务模型(UT)、交互设计(I)与视觉设计(G)。本书适合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相关人士研读,也适用于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界面设计课程教学。希望本书对移动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设计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希望深入了解和学习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知识的读者们有所帮助与启发。

作者简介

  杨焕,博士,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新媒体艺术设计系列课程负责人,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技能名师工作室—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专家工作室负责人。200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移动端用户体验设计等领域的研究。作品曾多次获得红点、芙蓉杯、Intel创新奖等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在腾讯、虹软等多家知名企业从事交互设计工作。

  陈星海,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200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5~2008年在湖南大学传播设计实验室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在湖南大学攻读设计学博士学位,致力于服务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界面设计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作品曾多次获得红点、芙蓉杯等十余项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多件作品被法国、意大利、捷克、日本、德国艺术设计机构展出并收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在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从事交互设计工作。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 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 1
1.2 用户界面的发展历程 3
1.3 移动应用的分类与发展 5
1.4 BSUTIG移动应用界面设计方法 10
第1部分 设 计 思 考
第2章 价值与创新—商业模式(B) 16
2.1 设计思维模式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体系 16
2.1.1 设计思维与商业模式创新方法 16
2.1.2 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MIUI商业模式分析 18
2.1.3 设计思维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21
2.2 将UCI融入移动情境感知服务商业模式设计的方法 23
2.2.1 UCI的含义与流程 23
2.2.2 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的内容 24
2.2.3 UCI与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的融合 25
2.2.4 基于UCI的移动情境感知服务商业模式设计方法 28
2.3 小结 30
第3章 目标与蓝图—设计策略(S) 31
3.1 设计策略的概念 31
3.2 基于问题的设计策略 33
3.2.1 提出问题—设计触发点 34
3.2.2 寻找答案—设计切入点 37
3.2.3 解决问题—设计概念 42
3.2.4 检验—设计验证 44
3.3 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策略 47
3.4 不同生命周期的设计策略 54
3.5 小结 55
第4章 核心与情感—用户及其任务模型(UT) 57
4.1 移动用户的需求层次 57
4.2 移动用户模型 59
4.2.1 认知模型 62
4.2.2 行为模型 66
4.2.3 情感模型 70
4.3 用户模型的具体表现:人物角色模型 73
4.3.1 人物角色模型及其分类 73
4.3.2 人物角色模型创建的步骤与方法 76
4.3.3 案例:中文学习应用的人物角色模型 80
4.4 为移动用户设计的核心要素 82
4.4.1 情境的影响因素 82
4.4.2 做减法、做简法与组织 85
4.5 任务模型的构建 89
4.5.1 任务模型及其类型 89
4.5.2 现有任务模型构建方法的比较分析 90
4.5.3 任务模型的构建步骤和要点 92
4.5.4 案例分析:中文学习应用的任务模型 93
4.6 UT模型的构建 95
4.7 小结 95
第2部分 设 计 实 践
第5章 框架与行为—交互设计(I) 98
5.1 交互设计基础 100
5.1.1 用户与界面的交互方式 100
5.1.2 交互设计的维度 109
5.1.3 移动交互设计原则 115
5.2 内容与要点 121
5.2.1 整体框架—信息架构 121
5.2.2 行为体验—流程图 125
5.2.3 交互式导航的构建 129
5.2.4 主流智能系统平台设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142
5.3 提升交互体验的要点与设计方法 146
5.3.1 手指点击 146
5.3.2 输入设计 148
5.3.3 控件设计 151
5.3.4 动效设计 156
5.4 设计的验证 164
5.4.1 原型输出 164
5.4.2 设计的评估:可用性测试 169
5.5 小结 172
第6章 秩序与细节—视觉设计(G) 173
6.1 影响移动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的原理 173
6.1.1 移动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美学与效率 173
6.1.2 基于效率的移动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美学发展 174
6.1.3 符号的应用 180
6.1.4 格式塔心理学的启示 184
6.2 原则与流程 187
6.2.1 原则 187
6.2.2 流程 192
6.3 提升视觉体验的要点与设计方法 194
6.3.1 主题与色彩 194
6.3.2 导航与布局 197
6.3.3 图标设计 200
6.3.4 阅读体验 208
6.3.5 入场界面 213
6.4 小结 216
第7章 案例 217
7.1 数字烟花服务设计平台 217
7.2 个人掌上车管应用 232
7.3 个人服装搭配助理平台 240
后记 246
参考文献 248

前言/序言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在这样一个虚拟、丰富、智能、全球化的平台之上,世界趋于扁平、机会变得平等。正如《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所言:“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开放的平台,超低的门槛,海量的机会,极高的收益风险比”。他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开拓进取最好的时代,最酷、最炫的东西还没有发明出来。
  欣欣向荣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拥有一个完全开放的边界:信息飞速传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物的连接、人的连接、商业与人的连接,这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成本,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丰富了社会生活的内容,并为促进智慧家庭到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具有开创性的移动应用与服务。
  对于设计师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如今,在硅谷的互联网企业中,设计师文化正在崛起,用户体验的份量正在不断增加。其倡导的设计思维是希望将设计思维的理念、模式和创新的精神带入整个产品与服务的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看作企业的DNA,融入企业组织的文化和管理,并指导企业从商业与服务模式到具体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正因为如此,设计专业的界限也正变得越发模糊,设计师除了掌握基本的设计技能外,还需了解更多市场、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设计移动应用界面,并与研发团队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
  如今大量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企业、创业公司与团队纷纷加入到移动应用的开发队伍中,移动应用的海洋早已从“蓝色”变成“红色”。这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在海量的移动应用与服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给社会和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价值,这需要设计师发挥智慧和才干赋予产品与服务独特的设计附加值,最终形成自身强大的品牌效益。
  因此,在遵循移动应用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开展其设计活动并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是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本书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研究基础,将移动应用及其界面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现有移动应用设计领域相关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市场学、认知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通过设计实践探索其设计方法。BSUTIG模型是本书的研究框架,它涵盖了商业模式(B)、设计策略(S)、用户及其任务模型(UT)、交互设计(I)与视觉设计(G)5项内容,分属于设计思考与设计实践两大部分。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相关人士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用户体验设计的教学与研究用书。希望本书对从事移动设计与设计教育行业的读者以及广大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所帮助和启发!
  杨 焕 陈星海
  2015年2月于京杭大运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