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全脑设计》[57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全脑设计

  • 出版社:火把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20-05
  • 热度:12206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全脑设计(基于脑科学原理的产品设计)
  • 作者:(美)约翰·瓦伦|责编:王春华|译者:吴桐
  • 定价:79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ISBN号:9787111653264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20-05-01
  • 印刷时间:2020-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78

编辑推荐语

用户体验不是在屏幕上发生的,而是在用户的脑海中发生的。体验是多维度的、多感官的。本书可以帮助你发掘有关顾客的关键洞察,让你打造拥有 体验的产品与服务。 企业 、营销专家、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可以从本书学到大脑不同区域的认知过程是如何构成我们眼中的“一次体验”的。John Whalen向你展示了团队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情景访谈”,以揭示洞察。你还可以学到如何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为顾客设计的体验。 ?学习用户体验的“六元思维”,以及其中的每个元素如何构成了整体的“单一体验”。 ?了解如何让你的团队无须任何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去发掘顾客有意识与潜意识认知过程的关键洞察。

内容提要

用户体验不是在屏幕上发生的,而是在用户的脑海中发生的。体验是多维度的、多感官的。本书可以帮助你发掘有关顾客的关键洞察,让你打造拥有 体验的产品与服务。全书分为三部分,第壹部分旨在分享一些作为设计师、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需要注意的关于人类认知的特性,帮助读者 多地了解人类的认知以及经验是如何构成的,这包括许多思维、认知过程和情绪;第二部分展示了如何观察顾客的工作,进行访谈,并在此过程中发掘宝贵洞察;第三部分介绍如何将六元思维运用到设计之中,打造顾客所体验的*佳产品和服务。

作者简介

约翰·瓦伦(John Whalen)拥有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同时还是心理学教授,在人本设计领域有超过15年的从业经验。通过将心理学、设计思维、精益创业以其独特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他为财富100强公司、非营利机构和初创企业发掘商业机遇、打造用户体验解决方案。他是10Pearls的CXO,带领公司的创新、战略和设计团队。在加入10Pearls以前,他创立了Brilliant Experience研究公司。

目录

前言1
部分 重新思考“体验”
第1章 六元思维11
1.1 视觉/注意力和自动性12
1.2 寻路12
1.3 语言12
1.4 记忆13
1.5 决策13
1.6 情绪14
1.7 六元思维过程14
1.8 活动15
第2章 眨眼之间:视觉、注意力和自动性17
2.1 从表征到体验17
2.2 无意识的行为:我知道你在看19
2.3 视觉关注点20
2.4 你错过了22
2.5 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行补全清晰度22
2.6 这不是一只烟斗:了解人们认为它是什么,而不是它实际上是什么23
2.7 延伸阅读23
第3章 寻路:我在哪里25
3.1 沙漠中的蚂蚁:计算欧几里得空间25
3.2 在物理和虚拟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6
3.3 我可以去哪里,我将如何到达那里27
3.4 测试界面以揭示关于互动的隐喻30
3.5 思考未来:语音界面中有没有“在哪里”这个概念32
3.6 延伸阅读32
第4章 记忆/语义33
4.1 将细节抽离33
4.2 服务的刻板印象37
4.3 理解心智模型的价值38
4.4 认识心智模型的多样性39
4.5 谜语答案40
4.6 延伸阅读40
第5章 语言:我早就告诉过你41
5.1 对词汇选择的延展讨论41
5.2 心灵的语言41
5.3 我们的沟通失败了43
5.4 词语的揭示作用44
5.5 我在听45
第6章 决策与解决问题:意识从舞台左边登场47
6.1 我的问题是什么(定义)47
6.2 如何将问题置于不同的框架48
6.3 寻找通向解决方案的黄砖路51
6.4 当你被困在路上:子目标51
6.5 延伸阅读52
第7章 情绪:逻辑决策遇到了对手53
7.1 太多的信息干扰我的大脑!太多的信息让我发狂54
7.2 我不是史波克54
7.3 争取有意识的注意力55
7.4 深入了解欲求、目标和恐惧56
7.5 延伸阅读57
第二部分 揭露秘密
第8章 用户研究:情景访谈61
8.1 为什么选择情境访谈61
8.2 同理心研究: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63
8.3 情境访谈及分析的 方法66
8.4 常见问题70
8.5 从数据到洞察71
8.6 练习73
8.7 具体建议76
8.8 延伸阅读76
第9章 视觉:你在看我吗77
9.1 他们的眼睛看向哪里?眼动追踪可以揭示部分情况,但非全部78
9.2 热点图81
9.3 跟着流程走82
9.4 真实的例子83
9.5 具体建议85
0章 语言:他们是这么说的吗87
10.1 录制访谈87
10.2 准备原始数据88
10.3 言外之意:熟悉度88
10.4 真实的例子90
10.5 具体建议93
1章 寻路:你如何到达那里95
11.1 用户认为他们在哪里96
11.2 他们认为如何从A点到B点97
11.3 这些是基于什么的期望97
11.4 真实世界的例子98
11.5 具体建议101
2章 记忆:期望与填补空白103
12.1 脑中的意义104
12.2 融会贯通105
12.3 真实的例子106
12.4 你可能会发现什么108
12.5 具体建议109
3章 决策:跟着面包屑111
13.1 我在做什么?目标和旅程112
13.2 快给我!及时需求112
13.3 指引方向:决策之旅113
13.4 真实的例子114
13.5 具体建议116
4章 情绪:无言的真相117
14.1 活出自我(寻找真相与本质)118
14.2 分析梦想(目标、生命阶段、恐惧)119
14.3 获得时代精神(人物与用户画像)120
14.4 之罪(活在当下)121
14.5 真实的例子122
14.6 具体建议124
第三部分 将六元思维应用在设计中
5章 成理127
15.1 亲和图与心理画像127
15.2 语言129
15.3 情绪130
15.4 寻路133
15.5 寻找维度135
15.6 挑战内部假设137
15.7 结束过时的实践:所看/所感/所说/所做138
15.8 具体建议141
6章 把六元思维付诸实践:吸引、提升、觉醒143
16.1 吸引:人们说他们想要什么143
16.2 提升:人们需要什么144
16.3 觉醒:实现 高的目标146
16.4 具体建议150
7章 快速成功,经常成功153
17.1 发散思维,然后收敛思维153
17.2 钻石:发现和定义(“设计正确的东西”)154
17.3 第二钻石:发展和交付(“正确地设计东西”)155
17.4 边做边学:设计思维156
17.5 不要介意窗帘后面的人:原型和测试158
17.6 与竞争对手一起测试160
17.7 具体建议160
17.8 延伸阅读161
8章 现在你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了吧163
18.1 多重层面上的同理心163
18.2 基于证据的决策166
18.3 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的体验167
18.4 多重优势169
18.5 具体建议169
9章 如何创造 好的人171
19.1 符号性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寒冬171
19.2 人工神经网络和统计数据学习172
19.3 Siri,我没这么说173
19.4 六元思维与人工智能174
19.5 在我的(人工智能)朋友的帮助下我过得还不错175
19.6 具体建议176
附录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