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叉点上--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研究》[3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叉点上--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研究

  • 出版社:木垛图书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13-04
  • 热度:1180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叉点上--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研究/高校学术文库
  • 作者:李艳
  • 定价:15
  • 出版社:首都师大
  • ISBN号:9787565614804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3-04-01
  • 印刷时间:2013-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12
  • 字数:182千字

编辑推荐语

李艳编著的《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叉点上--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研究》以“一对一”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因素,寻找优化节目传播效果的途径、构建具体可行的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旨在对电视人物专访这一节目形态做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兼备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其他电视节目形态传播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传播学专业负责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化产业方向的研究。2012年——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太平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进行跨文化传播和文化社会学方面的交流与研究。

目录

绪 论
一、“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界定
二、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溯源
三、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相关研究概况
四、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章 特征:以电视为载体的人际传播
**节 独立人格主体之间的沟通互动
一、什么是“人际传播”
二、“人际传播”的特性
三、作为人际传播方式的电视人物专访
第二节 彰显电视媒介特性的制作传播
一、什么是“大众传播”?
二、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叉点上实现融合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功效:对主客观世界的追问反思
**节 人类交流观念与行为的演变
一、西方社会交流观的流变
二、交流观在我国的源起与发展
第二节 影响人类交流观念及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内向因素:社会生存本能
二、纵向因素:民族文化传承
三、横向因素:所处时代环境
第三节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社会功能与评价标准
一、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社会功能
二、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合作”与“冲突”:电视人物专访的基本交流样态分析
**节 “合作”与“冲突”——人际交往的两种基本样态
一、人际合作的心理动因及作用机制
二、人际冲突的形成原因和应对之策
第二节 电视人物专访中“合作”与“冲突”的特征及成因
一、电视人物专访中“合作”与“冲突”的表现特征
二、电视人物专访中“合作”与“冲突”的内在机理
第四章 拆“墙”筑“桥”:电视人物专访的基本交流策略分析
**节 把握不同样态下被访者的心理
一、在“合作”的交流状态中,要适当“同中求异”
二、在“冲突”的交流状态中,要适当“存异求同”
第二节 不同语境下有效选择编解码方式
一、专访前,确认被访者使用的符号系统,与其使用相通的编解码结构
二、专访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决定和调整自己的
编、解码方式和策略
三、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螺旋式互动
第五章 作为媒介产品的人际交流:电视人物专访的传播策略分析
**节 精雕细琢:工业化生产流程中的人际传播
一、前期:确定专访的目标和路径
二、中期:现场采访要有节目意识
三、后期:合理调度电视表现元素
第二节 返璞归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结束语:心灵之间的永恒行走
一、成功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必须是真正的人际对话交流
二、成功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要实现两种传播的交叉融合
三、成功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应担负一定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后 记
续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