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当《机器人是人吗?》在2013年出版时,我在第一章中承认的一件事是,尽管本书讨论了当时已投入使用的程序和机器,但也谈到了人工智能(AI)“很快就会可用”。很快是多久?正如我当时所写到的,“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人工智能将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本书出版五年了,那么这个时间段已经变得更短。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和广度的爆炸式增长之中。
在2013年,创作艺术、音乐和书面叙事的创造性人工智能并没有在商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作曲家、大学教授大卫?科普(David Cope)创造了自动作曲程序,但由此产生的音乐几乎没有商业利润。现今,像Jukedeck这样的公司已经成功地向广告商、播客用户、在线视频制作商和许多其他买家销售了人工智能在数秒内完成的原创音乐。同样,2013年时,自动洞察公司(Automated Insights)和叙事科学公司(Narrative Science)向少数公司和媒体销售了人工智能自动编写的美联社(AP)风格报告。如今,自动洞察公司的程序正在撰写实际的美联社报告,因为美联社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年将发布数千份季度收益报告,且由此撰写的报告数量是美联社在依赖人工智能之前发布量的12倍。
在2013年,我研究了具有不同程度自主功能的机器人外科医生。然而,自那以来,医疗保健领域的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方面发展得更快,反映出过去五年里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发展趋势之一。凭着能够分析和借鉴大数据集的人工智能而产生的医学报告、诊断和图像,医生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医疗项目来改善对核磁共振(MRI)和X光片的解释、微观和细胞学的解释、皮疹识别、色素病变评估潜在的黑色素瘤,视网膜血管检查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其他用途。
在2013年,当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能够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时,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几年后,另一重大突破是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从旧金山出发开了3400英里横越美国来到纽约。现在,许多汽车制造商销售的汽车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功能,且每年都在提高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尽管其中一些功能在许多市场上还不“合法”。即使已经发生几起广为人知的事故,其中不止一起致命的车祸,也没有减少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
我还可以举出其他方面的许多发展的例子,包括自主无人机的扩大、谷歌的阿尔法狗(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李世石、预测性人工智能指出了肯塔基赛马的获胜者和《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此处仅举几例,作为人工智能越来越重要的证据。但是,我在《机器人是人吗?》中提出的基本挑战并没有改变。所有法律都有一个基本的假设:所有的决策都是由人类作出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这种假设越来越不正确,并对法律的运作方式产生了影响。
当然,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到2013年,美国有7个州(含哥伦比亚特区)试图通过立法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问题,其中有3个州(含哥伦比亚特区)取得了成功。到2018年,35个州已经开始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立法,10个州已立法,另外2个州的州长发布行政命令来管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然而,这些州的努力几乎没有一致的,某些州设立了委员会来研究如何监管自动驾驶汽车,另一些州则允许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测试,还有一些州构建了法律框架以最终允许消费者在公共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汽车。
在欧洲,德国于2017年通过了一项法律,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了法律框架,并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道路上行驶。同年,英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英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和测试。
在亚洲,新加坡于2017年修订了《道路交通法》(Road Traffic Act),承认机动车不需要人类驾驶。中国政府在许多方面采取了最宽松的规则,基本上允许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国际上政府监管人工智能的努力较为分散,虽然解决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问题,但没有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管理的计划。例如,沙特阿拉伯没有人工智能立法,但在2017年授予机器人公民身份。2017年,美国发布了几份报告,阐述了政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政策立场,尽管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采取了一些行动,却没有通过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要求任何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决策,包括分析”是否参与个人数据处理,并为个人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所涉及的逻辑”处理时,要通知个人,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个人有权获得关于人工智能决策过程的解释。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操纵个人数据是一个重大问题,但欧盟总体上并没有建立对于任何人工智能的立法框架。
中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的新兴力量,也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法律和公共政策的领导者。中国表示正积极计划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规则。另一个似乎准备积极寻求普遍的人工智能治理的国家是爱沙尼亚,因为其正在积极考虑赋予人工智能有限的法律人格。
《机器人是人吗?》的核心信息之一是人工智能的监管策略。如本书所述,通过修改法律,以巧妙的方式赋予人工智能有限的法律人格,我们可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利益得到广泛的传播。尽管本书主要关注美国法律和公共政策,但这一经验是普遍的,应该适用于所有国家。
我很高兴《机器人是人吗?》一书被翻译成中文,这将更容易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大学毕业后,我曾在江苏省扬中市的江苏扬中高级中学教英语,在那里的教学经历让我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过去七年里我对人工智能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意涵的研究,我看到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有助于中国建立一个全面的法律体系来管理人工智能,且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可以效仿的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