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LivingLab创新模式中的知识创造机理计算机与互联网王爱峰科学》[55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LivingLab创新模式中的知识创造机理计算机与互联网王爱峰科学

  • 出版社:人天书店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6-12
  • 热度:1107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LivingLab创新模式中的知识创造机理
作者:王爱峰
定价:76.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030500656
印次:
版次: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LivingLab是知识社会与“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一种创新方法,本书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LivingLab的创原行了深入解析。本书基于实证数据研究了各种情境因素与用户知识获取效果之间的关系,归纳了用户知识的获取机理;应用知识创造的类生物理论,解释了LivingLab本质特征对知识创造的影响过程,提出了LivingLab中的知识生成化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LivingLab中知识创造的三维演化模型,体层面上归纳了LivingLab中的知识创造机理,在方法论维度结了知识创造的方法和途径。本书在解释LivingLab创新原理方行了尝试,可以为LivingLab创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为根据实际情一步改良创新模式打下理论基础。


  目录

第1章 Living Lab的起源与发展
1.1 新时代的创新
1.2 Living Lab的产生与发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创新模式与创新方法
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2.3 用户参与创新理论
2.4 知识的概念与本质
2.5 知识转移理论
2.6 知识创造理论
2.7 文献评述

第3章 Living Lab理论分析
3.1 Living Lab的特征解析
3.2 Living Lab组织框架特征分析
3.3 Living Lab创新及知识创造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户知识的获取机理
4.1 用户知识概述
4.2 用户知识获取情境影响因素分析
4.3 Living Lab本质特征对情境因素的影响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iving Lab中的知识生成化机理
5.1 Living Lab知识演化分析框架
5.2 Living Lab中知识的生成机理
5.3 Living Lab中的知化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Living Lab中知识创造三维演化分析
6.1 三维演化模型构建
6.2 本体论的演化机理分析
6.3 认识论维度的演化机理分析
6.4 方法论维度的演化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Living Lab知识创造案例分析
7.1 BJAST LivingLab概况
7.2 BJAST LivingLab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7.3 Living Lab知识创造实验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Living Lab的启示与应用
8.1 相关结论
8.2 Living Lab的启示
参考文献


  编辑

导语_点评_词 


  媒体评论

评论


  前言

时至今日,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已经毋庸置疑,目前上很多国家都对创新制定了鼓励政策,对如何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中国也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随着互联网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变”与“快”成为时代的主题,创新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成功的成功率。为了提高创新效率,有要采取合理的创新方法与工具,创新方法可以启发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创新过程中的盲目性。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催化下,社会结构发生了性的变化,从信息社会转向知识社会,原来清晰的组织边界也逐步消融,社会参与变得更加便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创新的本质体现为知识的创造与应用。在这种态势下,创新主体也从专业的科研人员逐步下移与泛化,用户也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用户知识成为知识创造的重要基础,创新形态也打上了浓厚的“根”色彩。LivingLab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与创新方法。
  LivingLab诞生于美国,成长在欧洲,这种创新模式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在真实的情境行创新,其核心思想与互联网思维可谓不谋而合。LivingLab目前在欧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多宝贵成果。真正的创新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在中国推广应用这种创新方法,适应中国的国情,有要对这种方法的创原行探索。基于知识社会的本质要求,本书从知识的视角对LivingLa行剖析,试图搞清楚其中的知识创造机理,从而掌握其创原理,为借鉴与应用这种创新模式打下基础。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现代组织管理研究中心的大力帮助,也获得了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科学出版社能够出版本书。本书是科学技术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创新方法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51M030100)的重要工作内容。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在此也向这些成果的所有者表示感谢。
  由于本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限于笔者水平,本书的内容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一些观点与论断还需一步的探讨,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