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微服务体系建设和实践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 |
作者: | 任钢 |
定价: | 99.0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9-08-01 |
ISBN: | 9787121368721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平塑勒 |
开本: | 16开 |
内容简介 | |
本书采用体系化的思维来诠释和构建微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讲述微服务体系的技术、架构、框架、管理整合和规划实施等内容。本书不针对某个微服务技术或框架用法进行细节说明,而是对微服务的整体领域进行概述,同时说明如何实践、如何验证、如何落地。本书脉络清晰,内容实,引导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本书适合希望从初级技能水平提升到技能水平的读者阅读。阅读本书后,读者会对微服务有一个整体的、深层次的、体系化的认识。 |
目录 | |
目录 第1部分 微服务体系概述1 第1章 微服务概述2 1.1 微服务史话2 1.1.1 微服务史话总述2 1.1.2 个时代是单体应用的C/S客户服务器时代4 1.1.3 第二个时代是分布式组件化应用时代5 1.1.4 第三个时代是SOA(面向服务架构)时代6 1.1.5 第四个时代是微服务架构时代8 1.2 现阶段微服务的基本概念10 1.2.1 微服务的基本概念10 1.2.2 微服务的内涵和外延12 1.2.3 微服务架构(MSA)的定义13 1.2.4 MSA和SOA的比较14 1.3 关于微服务的一些辩证关系16 1.3.1 选择单体应用系统和微服务应用系统的辩证关系16 1.3.2 微服务颗粒度大小的辩证关系17 1.3.3 微服务进程内外之间的辩证关系17 1.3.4 组件独立性和共享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7 1.3.5 关于去中心化和管理规范化之间的辩证关系17 1.3.6 松耦合和敏捷性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17 1.3.7 投入成本和复杂度之间的辩证关系18 1.3.8 微服务灵活性与性能的辩证关系18 1.3.9 微服务性与无状态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8 1.4 微服务是未来方向吗18 1.5 本章小结19 第2章 微服务体系概况20 2.1 关于体系化20 2.1.1 体系化的整体性20 2.1.2 体系化的结构性21 2.1.3 体系化的综合性21 2.1.4 体系化的动态性21 2.2 采用微服务的愿景22 2.3 微服务体系的概念23 2.3.1 关于微服务体系的特征24 2.3.2 微服务体系的整体性25 2.3.3 微服务体系的结构性26 2.3.4 微服务体系的综合性27 2.3.5 微服务体系的动态性28 2.4 微服务体系建设方法论29 2.5 微服务体系与云原生架构的区别30 2.5.1 云原生架构简介30 2.5.2 微服务体系与云原生架构的不同之处32 2.6 微服务体系与API开放框架平台的关系33 2.7 微服务体系生态系统35 2.8 本章小结36 第2部分 微服务技术体系37 第3章 微服务技术体系及实现技术39 3.1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体系化39 3.1.1 基本概念澄清39 3.1.2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整体性41 3.1.3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结构性42 3.2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层次及其关系42 3.2.1 总体层次结构42 3.2.2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实现技术体系45 3.2.3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技术架构体系46 3.2.4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技术框架体系46 3.2.5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集成环境平台47 3.2.6 微服务技术体系的基础设施环境47 3.3 微服务的实现技术48 3.3.1 总体说明48 3.3.2 通信技术48 3.3.3 分布式架构57 3.3.4 容器技术75 3.3.5 协议80 3.4 实现微服务的集成平台自动化工具84 3.4.1 集成平台自动化工具综述84 3.4.2 研发自动化工具85 3.4.3 CI/CD自动化工具86 3.4.4 运维自动化工具88 3.5 微服务的基础设施环境92 3.5.1 IaaS平台92 3.5.2 云管理平台93 3.6 本章小结96 第4章 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98 4.1 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概述98 4.1.1 微服务技术架构的概念98 4.1.2 微服务技术架构的整体性100 4.1.3 微服务技术架构的优势和挑战101 4.2 微服务运行时服务架构的组成部分103 4.2.1 微服务组件的形式和特征103 4.2.2 微服务组件的调用方式103 4.2.3 微服务组件的契约驱动模式104 4.3 微服务运行时基础架构的组成部分105 4.3.1 微服务运行时基础架构概述105 4.3.2 微服务的服务发现和注册组件107 4.3.3 微服务的API网关组件116 4.3.4 |
编辑 | |
1 业内专家车宏原和蔡林山倾情作序。 2 本书采用体系化的思维诠释和构建微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讲述微服务体系的技术、架构、框架、管理整合和规划实施等内容。 3 本书适合希望从初级技能水平提升到技能水平的读者阅读,帮助读者对微服务形成一个整体的、深层次的、体系化的认识。 |
媒体评论 | |
本书融入了作者20多年的IT开发和架构经验,以及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包含了3个层次的核心内容:*个层次的核心内容是微服务的技术体系,第二个层次的核心内容是微服务的业务体系,第三个层次的核心内容是微服务的管理体系,*终实现科技驱动业务的宏愿。大道至简,本书采用体系化的思维来诠释和构建微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讲述微服务体系的技术、架构、框架、业务架构、管理整合和规划实施。本书适合IT公司的架构师、企业的CTO和CIO等人群阅读和学习,相信能给企业基于微服务的新一代架构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 车宏原 / 本书主要的特点是采用体系化的思维来诠释和构建微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讲述微服务体系的技术、架构、框架、业务架构、管理整合和规划实施。本书没有针对某个微服务技术或框架用法进行细节说明,而是针对微服务整体领域进行阐述,同时在微服务的实践、验证、落地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 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蔡林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