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52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 出版社:古韵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8-12
  • 热度:12671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作者:
定价:100.0
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64149215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护理核心制度、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护理管理、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五个部分为主线, 结合《三级综合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注和细则》及多年护理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护理管理运行制度。


  目录

部分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值班、交接班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文书书写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毒麻、精神管理制度·

危重抢救制度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病区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健康教育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岗位准入制度

责任制护理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构架图

护理管理委员会架构及工作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构架图

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护理管理委员会构架图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护理质量流程护士长管理

护士长管理规定

护士长每日工作程序

护士长工作

护士长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护理人员管理

护士条例(全文)

护士守则

军队护士执业管理规定

护理人员手册

聘用制护理人员管理规定

护理岗位管理规范·

护理岗位设置名录

护理人员岗位说明书

护理人员岗位任职条件

培训考核制度·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制度·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计划表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科室义务培训制度·

岗位练兵培训计划

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制度·

护士长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护士长集中学习制度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关于聘用制护士报考研究生工作的暂行规定·

师资管理制度·

教育训练组小教员要求

职业风险防护

护士职业风险防护制度

护士职业防护流程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流程

针刺伤事件登记表.

针剌伤处理流程

针剌伤执行操作流程

图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院外居住

管理制度

聘用制护理人员院外居住责任书

护理人员“双四一”管理规范·

护士服务礼仪及着装管理制度

护士工作服管理规定

实习生管理制度

实须知

实习生报到程序.

实习生结束实习程序.

实习生管理规定

实习生带教要求

实习护士临床评价手册(专科)

实习护士临床评价手册(本科)·

护理本科实习生与临床导师联系制度·

本科实习生科研带教管理流程

定科本科生(非本院实习)科研督导管理流程·

护理研究生管理制度

护理研究生行政管理规定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管理规定·

研究生生活补助管理规定

护修生管理制度

护理员、助理护士管理制度·

护理员、助理护士岗位职责

助理护士、护理员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基础生活护理质量检查表(每月自查4次)

第三部分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

责任制护理实施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201pan>年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2012年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住院患者分级护理基础服务项目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围术期患者护理规范·

围术期患者的管理预案

围术期患者的处理流程

围术期患者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

围术期患者术后支持服务流程图

手术室患者访问探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规范

……

急诊科管理制度·

急救医学科工作制度

急诊护理管理流程·

急诊与ICU、病房之间患者识别措施、转运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与ICU、病房之间患者识别措施、转运交接程序与记录流程图

急诊抢救室管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4/月)·

急诊输液室环节质量检查评分标准(4/月)…

急诊科留观室管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4/月)

介入室管理制度·

介入室工作制度

导管室护士岗位职责

介入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

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科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Ⅲ(污染区)(4/月)

消毒供应科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I(无菌区)(4/月)

消毒供应科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Ⅱ(清洁区)(4/月)

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科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制度

第六部分学组、管理组绩效考核制度

学组绩效考核制度

管理组绩效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前言

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对全面提升医院护理精细化管理,护理学科发展,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从本质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掌握科学管理规律,了解当今国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管理实践中注重探索和创新,提高管理能力和。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是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实践的经结,是处理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是维护医院护理工作正常秩序的保证,也是护理教学和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的基本内容。

本书以护理核心制度、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护理管理、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五个部分为主线,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我院多年护理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护理管理运行制度。本书收录的各项内容,是医院先行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它规范和完善了医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规范了临床护理人员执业行为,为护理工作更患者、临床、社会提供了参考依据。本书的结集出版,希望不仅可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临床护士修护士及实习护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帮助,也为非护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了解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由于编者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及护理同仁提出批评指正。


  摘要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人员在执行各种护理前,必须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以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一、医嘱查对制度

1.每日医嘱处理、打印、执行前后,护士站秘书(简称“护秘”)和执行护士应做到及时、认真查对,凡有疑问,必须核实后再执行。护秘或护士处理完长期医嘱后必须按照要求用红、蓝笔画对等勾并签全名以示负责。

2.已执行的临时医嘱必须由执行者本人在医嘱本上用铅笔画对等勾、签时间、签全名以示负责。

3.尚未执行或需要在次日执行的医嘱,在床号前用铅笔画“△”记行交班以免遗漏,执行后擦去。

4.当日医嘱应执行班班查对制度,并由查对者按照规定用红、蓝笔画对等勾且用红笔在医嘱本的右下签全名以示负责。例:8~15班查对上午全部长期、临时医嘱的正确性和执行情况;15~22班查对8~15班核对以后执行的全部长期医嘱及临时医嘱;22~8班查对15~22班执行的全部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护秘或护士长查对前一日22~8班执行的全部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

5.凡是有关患者饮食、、护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等,均须有医嘱方可执行。仅于紧急情况下可先做后补。即只在抢救病人时,方可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但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抢救用药的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抢救结束后应补开抢救医嘱,由执行者签时间、签全名。每一班次的护士或护秘下班前必须打印出本班的全部医嘱,并注明打印时间,以便于查对。注意凡是作废的医嘱必须确定在医生工作站已经作废,才可以打印医嘱本,否则易造成医嘱执行重复或错误。

6.打印的长期、临时医嘱本每天早晨800由护士站秘书装订,每月底由护士长装订成册,并由病区保存一年。

二、服药、注射、输液、采集标本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即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和备药后查,七对即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方法。

2.准备药品应做到三查:查药品质量(如安瓿或药瓶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破漏、有无沉淀、有无发霉、有无絮状物等);查药品有效期;查药品配伍禁忌。有疑问、错误和标签不清的药品,不得使用。

3.摆药、加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4.采集标本、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性别)、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名字。重症医学科、新生儿、手术、急诊抢救室、病危、病重、分娩、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无自主能力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

如查对时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疑问,应及时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必须携带单到床旁,严格执行查对。

6.护士按时核对发药,确保服药到口。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时要按药品说明书应用。

7.易导致过敏的,必须给药前询问患者或其家属有无过敏史,遵医嘱做皮肤过敏试验。使用时,必须经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药瓶。

三、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血型交叉标本时需由采集者和核对者持《临床输血申请单》与“军卫一号”条形码对患者的信行核对括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和诊断。采集者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和诊断,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行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抽血。采集血型交叉标本必须严格做到“一人一次一管一单一针”。

2.医护人员取血时必须携带《临床输血申请单》。取血者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无误后,在血库输血报告单“取血者”一栏签字。核对内容有:

pan>)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3.血液领回病房后,在护士站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核对内容与取血时相同),核对无误后方可输血。

4.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标识”牌共同到床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采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核对无误后,在配血报告单反面签名后方可执行。

pan>)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2)八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有无凝血反应,核对采血日期、血的种类及血量。

5.输血完毕,血袋低温保存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