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冲出横断山十一九团结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3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冲出横断山十一九团结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 出版社:人天书店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20-07
  • 热度:1262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冲出横断山
作者:十一九著
定价:68.0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7-01
ISBN:9787512681293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山区三重困难叠加的峨边彝族自治县,描述了从2013年到2020年,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个省定贫困县脫贫摘帽,贫困群众走向富裕的坎坷历程。同时,也对山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目录

开篇

章横断山路难行

公路活字典

甘做铺路石

深夜窜出拦路虎

通向未来

第二章小凉山的五朵金花

坚固的堡垒

探索前行

古井传奇

依乌湖下

峥嵘岁月

爸爸,我把西河给您带回来了

第三章大山的脊梁

同心共建幸福村

农业,产业

新生的农投

保驾护航·

鏖战

都是中国公民

第四章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们的村庄

种下梧桐树

甜蜜的山峰

逆流而上的鱼

来自星星的山货

誓把田村变甜村

枇杷曲

驰援大凉山

第五章山海情深似海

缄默的天使

溯回长江上游

看见白求恩

技家,妈妈回家

第六章 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山鹰翱

大宣讲,广示范

灿若星辰

第七章北纬30°世界迷都

联合国

掌上明珠

后记



  前言

次见吴惠是去年十月,在成都西边一个闹哄哄的小茶馆里。地方是我找的,离我住。她专程从乐山赶来,想跟我聊聊她准备撰写的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虽然明知自己谈不出什么道道,但在电话里听出来的作家的执着和热情让我无法婉拒。眼前的两杯清茶,飘着淡淡的清香,我们随便聊,三个小时过去得很快。后来,又通过电话和微信,简单聊了些该书结构和标题方面的话题。没想到,就半年多时间,还有疫情挡道,一部长达26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冲出横断山》的电子版就闪现在我眼前。

当晚读完前几个章节,第二天又放下手中正在撰写的书稿,一口气读下去。我被峨边彝族自治县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强烈地震撼着,回想起和作者曾经的交流,心里不由得蹦出一句话:冲出横断山,女作家吴惠英何尝不是如此!四川文学扶贫的大工程中、大书架上,又跃出一部令人欣喜的力作。

小凉山地区有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巍峨壮观的高山与大河,更有位于北纬30°、闻名中外、具有世界迷都之称的黑竹沟风景区。“70的吴惠英,曾在峨边生活和工作了二十余年,对小凉山地区的一山一水饱含深情,对其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深深着迷。同时,她也为自己能够见证并记录脱贫攻坚这一段伟大的历史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冲出横断山》,是吴惠英长期积累,激情书写的结果。它深刻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已成为当今中国广大作家的追求和担当。女作家吴惠英,正是这样一位忠实的践行者。

这本书为何取名《冲出横断山》,吴惠英和我商讨过,她出于三点考虑:一是小凉山地理位置处于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势奇特险峻,属于横断山脉东南部边缘;二是山区的贫困犹如庞大的横断山,挡在群众和扶贫干部面前,闭塞的交通、落后的经济,重重艰难阻隔致富之路;三是远古彝族先民从西北及青藏高原穿越横断山,历经艰险到达云南昭通和大凉山、小凉山,他们的迁徙史,显示了彝族同胞世世代代为寻求幸福生活不畏艰辛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构想,铸就了这部书宽正面、大纵深的恢宏的艺术结构,读之犹如穿越一个充满历史纵深感和神秘色彩的艺术长廊。

以广阔的大视野认识脱贫攻坚。小作家写事,大作家写势。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善于洞察世事,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直面重大题材,这是《冲出横断山》的又一大特征。本书着眼于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山区三重困难叠加的峨边彝族自治县,描述了从2013年到2020年,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群众走向富裕的坎坷历程。同时,也对山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文学是人学。作者在书中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十几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扶贫干部在党的号召下,齐聚峨边共同发力,终使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形象。全书共七个章节,分别对交通、农业、教育、卫生、移风易俗、东西部扶贫、百企帮百村,以及帮扶凉山州美姑县等方面做了真实描绘,同时对小凉山古老的葬族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做了生动表达。字里行间,无不彰显出报告文学及时性、在场性、思想性、生动性四性表达优势。

文学扶贫作为全省文学创作的重中之重,用文学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非虚构),在四川万千百十文学扶贫行动献了应有的力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品,广布于全省2pan>个市(州),呈百舸争流的态势。四川报告文学作家们在作品的精神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温度、价值力度等方面发力,其作品以各自的秀色和风采,赢得了各级组织、各社会层面,以及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来自各的相关批件中的肯定与鼓励,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等机构组织召开小小的研讨会上专家们激情澎湃的发言,以及报刊、网络的潮评,便是对四川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非虚构)作品质量的诠释。新出炉的《冲出横断山》,热气腾腾,当属文学扶贫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吴惠英对我说,她用八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峨边的村村寨寨,看到多的是乡村的变化,听到多的是老百姓的赞叹。这些变化和赞美的背后,是扶贫干部、驻村队员、驻村的默默付出。他们不辞艰辛,年复一年地奔波忙碌在大山深处,为决战贫困奉献了智慧、心血乃至生命,他们表现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与决心,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顽强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她。

八个月的行走,轻松一句话,字字都是金年来,四川报告文学(非虚构)创作热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报告文学作家按照的要求,在报告文学(非虚构)创作中,着力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很好地履行文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报告文学被称为行走文学,须以脚为笔,以笔为剑。因此,直面现实,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既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职责,又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基本遵循;是对作家的要求,也是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创作出接地气、有温度的报告文学作品,就要迈开双脚,走出办公室,走出书斋,深入到鲜活、生动的线,搞好调查研究,用铁脚丈量大地。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吴惠英做得很。作为女作家,个中艰辛和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她自己才能深刻体会到。

此书问梓,想说的话很多,暂且打住。由衷地道一声祝贺!愿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四川有更多文学珍品杀将出来。

刘裕国

202063日于成都

(作者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团委员、全委会委员、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



  摘要

章横断山路难行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天如火来水似银

天如火来水似银啊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亲……

《四渡赤水》传颂的是八十年前发生在横断山的故事。八十年后,另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在横断山打响,这就是——脱贫攻坚战役。

亿万年前地壳变迁,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六十方公里的褶皱山系——横断山脉。横断山脉像大地的阶梯连接高原原,它南北纵贯,东西并列,高处为山,低处为谷,谷内汇水成河的地貌格局,山势陡峭险峻,峡谷深切,河流纵横,山脉交错,这一切,构成四川盆地西部边沿。大小凉山,就位于这个区域。

“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横断山脉究竟横断了什么?

首先,这中国、和典型的南北向山系,横断了东西向的交通。1950年修建川藏线时,牺牲了两千多位十八军的官兵,从成都到拉萨,几乎是每公里要躺下一位,可见筑路的困苦与艰辛!新开通的雅西公路每公里抬升一百五十米,爬升高度却超过四百五十米,为跨越十二条地震断裂带共架设了二百七十座桥梁。由此也印证了横断山脉高山深谷对交通的阻隔。

其次,横断山脉崎岖险峻的地理环境虽在战乱时期保住一方的暂静,在年代却给人员物资的流动交往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力。“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对于今天的横断山区显

地处小凉山的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成原经济区和得尤为重要。攀西经济圈。为了形成外联内畅的交通大格局,向北融入成都经济圈,向南联通攀西经济圈,峨边计划新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和专用公路一千公里。

可是修路,谈何容易!横断山脉全身都是硬骨头!

山还是那片山,和亿万年前一样,一座连着一座巍峨矗立。不同的是,山上有了路,从未有过的路把山和山连接在一起,把村庄与峡谷连接在一起,把村子里的人和山外的世界联在一起。G245国道,从峨眉山市顺着大山向西南延续,越过土地关,经过杨村铺,经过龙池,翻越射箭坪,从新场下山,到达峨边彝族自治县城沙坪镇长六十多公里。这么长的距离仅翻越了两座山,两座山而已。

再次,横断山脉封闭的自然环境,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沿革,致使社会生产力落后,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薄弱,经济跟不上时代步伐,人民社会观念相对落后,法制观念淡薄等,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横断山脉如深海掀起的巨大浪涛,狂澜起伏,至小凉山边缘,逞尽威力,终止于峨眉山,没入四川盆地。

四川省约三分之二的版图处在横断山脉,分布着、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大小凉山受地理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贫困程度深。

“没有彝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同步的全面小康。”——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响彻蜀中大地,凝聚起打赢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战的。“葬区脱贫攻坚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必须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四川制定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方案,出台十七条政策予以特殊支持,以之策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这场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力度的战役,如一声春雷震撼,大小凉山焕发新的生机,迎来的发展机遇。

“小凉山上山连山,忽高忽低弯连弯,想从峡谷溪水过,二十四道脚不干!”

我们先来说一说小凉山的交通。

……


  作者简介

十一九,本名吴惠英,一九七二年十月生于四川井研,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川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签约作家。九十年始散文创作,《冲出横断山》为作者部长篇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