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岁月回忆录 |
作者: | 黄文灿著 |
定价: | 52.0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ISBN: | 9787207110169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
开本: |
内容简介 | |
本书分为岁月篇、回忆篇、报道篇、家事篇等四辑,还有二篇附录:外婆讲的故事和弟弟的回忆文章,记录了作者六十三年人生中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 |
目录 | |
代序 自序 儿女的祝贺 母亲的关爱 回忆母亲 外孙感想 出生小坊口 搬迁团基巷 大皋埠“王家台门” 草貌桥“杜家台门” 长长的新河弄 试弄的故事 仓桥头的回忆 纺织工人五年 机关工作三年 速成中学四年 冶金战线三十年 回忆篇 奶奶和爷爷 两个小秘密 外婆的童谣 岳父和岳母 父亲和母亲 大姑和姑父 文灿和爱罗 故乡的小河 学步集 报道篇 听听工农干部速中学员的声音 土法上马 “这样的人真是少见” 杭市青工节日战斗在车间里 金文照8个月节约手套16双 众人支持制造机器 是谁引来了水? 手工劳动机械化提八倍 钳工周兴荣制成自动摇头台提率十倍 苦战二夜安装“及时雨” 节约粮食为光荣浪费粮食为可耻 …… 家事篇 妹妹和妹夫 弟弟的一家 浣纱河的回忆 杨帆的故事 老板的味道 股票有风险 哈尔滨之旅 附录一:外婆讲的故事 附录二:弟弟的回忆录 后记 |
前言 | |
代序 岁月流 痕往事回声 黄任远 有一首歌词:“家是国,国是千万家。”说的是国家由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国家强盛才有小家的安宁和幸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辉煌厚重的历史,每一个家也都有自己难忘的家史。当今喜逢盛世,许多退休的都在写回忆录,写家史,北京中关村海淀区图书城开办了“家谱传记书店。” 2016年10月初,我82岁的大哥黄文灿携其长子洪儿、女儿春春从杭州飞到北国冰城,在哈尔滨玩了一周,游览了美丽如画的太阳岛,参观了阿城金上京金代历史博物馆,访问了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故居,欣赏了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洛西方建筑,品尝了百年老店华梅西餐厅的俄罗斯西餐饮食,参观了充满俄罗斯风情的索菲亚大教堂……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关注家史是为了传承后代,播撒温暖,面向未来。在家里闲聊中,得知大哥从2016年春节始,在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撰写回忆录。我希望他继续往下写,尽量完整一些,全面一些。大哥从哈尔滨回到杭州后,把写回忆录当作每天的一件大事来做,在年底之前,完成10万余字的回忆录,连同他保存一些旧照片,一起在2017年元旦前寄到了我的手中。 岁月流痕,往事回声。大哥长我12岁,生肖同属猪。在我的记忆中:在绍兴老家,他卷起裤腿下河给我抓过鱼虾;初到杭州城,他领我逛过街;我读小学时,他给我买过铅笔;在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他身穿杭钢工作服回家看望父母和弟妹……1969年我在杭一中高三毕业后报名下乡,离开杭州前,曾到百福弄看望大哥一家,和三个侄儿侄女合影留念。1980年,我带着大儿子永刚回杭探亲,路过北京,探望了杭钢驻北京办事处的大哥。他陪我们游玩了天安门和故宫,品尝了全聚德的烤鸭,至今难忘。 翻阅着大哥寄来的《岁月回忆录》手稿,在我眼前出现了他不同时期的形象,他14杭州六一厂当了纺织工人;1949年5月解放军队伍杭州城时,他站在欢迎的队伍中;18岁时,从工厂提拔到杭州市工业局当了一名办事员,在党报上发表了他的篇文章;20岁时被保送上了浙江省工农速成中学深造;24岁毕业分配到杭钢当了一名干部,曾先后担任劳资科员、统计科科员、供销处经营副科长、钢管分厂生产科长、安吉县钢管厂经营厂长。纵观他的大半生,矢志不渝,没有离开过钢铁事业。他把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全部投人到杭钢的发展之中。时喜欢写通讯报道和诗歌。从1953年杭州《当代日报》发表篇作品开始,陆续发表作百篇。在这本回忆录当中,选录四十余篇,作为他岁月的纪念。这些作品充满了爱国、爱厂的情怀,充满了正能量,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涵养,给人以鼓舞。读着大哥的《岁月回忆录》,在那字里行间,让我知道了我们黄氏家族的前辈曾在福建和绍兴衙门为官,属于世代书香门庭;外婆杜玉姑小时候曾和革命女侠秋瑾同窗读书,是闺房知己;外公曾参加过秋瑾在绍兴组织的反清革命活动;姑父胡海秋曾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和周恩来等是同学,回国后先在复旦大学任教,后走实业救国道路,办起了杭州六一棉织厂,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杭州市副市长……让我知道了我们家族前辈们的艰辛、奋斗和努力,以及他们的荣誉、成绩和光环,使我对他们肃然起敬和深深的怀念!读着大哥的回忆录,有一种亲切感,大哥爱国、爱厂、爱家、爱父母、爱妻子、爱子女,充满了爱心。我认为这是一部新中国新青年的成长史,是一部励志的、积极向上的回忆录,值得后人学习和领悟。大哥的文字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真情流露、朴素流畅,从,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展现崇高,激励着同辈和后人。他的文笔口语化,像在当面给你讲述他八十余年的亲历岁月和亲身经历,用贴切的语言,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具有真情实感,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 回忆录是一种人生文化、民间文化、家族文化、百姓文化。从大哥的回忆录中让人看到了黄氏家族一代又一代迁徙流动的状况:我们的祖辈从福建到浙江绍兴;我们父辈从绍兴到苏州、上海、、杭州;我们这一代从绍兴到杭州、黑龙江;我们的子女从杭州到深圳,从哈尔滨到日本;孙辈有在美国、有在日本,工作在各行各业,各显其能。 大哥的《岁月回忆录》即将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付梓,我在此衷心祝贺大哥的著作出版,同时祝愿大哥身体健康长寿,全家幸福安康!希望其子孙后代将这部回忆录传承下去,因为它是个人的成长史,又是黄氏家族史,爱国爱厂史和黄文灿家史。 中华民族要复兴、要强盛、要日新月异,要繁荣富强,家长的作用不可估量,家长是一家之长,是子女和后代的楷模和榜样。时代需要有更多的像大哥那样的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后代,共筑幸福美好的明天!是为序。 2017年元旦 (作者系黄文灿弟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客座研究员) |
摘要 | |
儿女的祝贺 钱洪 黄春春 黄林 父亲82岁了,年纪大了,喜欢回忆往事,喜欢讲述过去的经历。 2016年春节,父亲向我们三兄妹提起想写一些回忆的文章,我们都很支持。我们儿女们认为,父亲一辈子有很多经历,有很多回忆,把这些往事记录下来,对父亲自己、对我们晚辈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对这事能否完成,我还是将信将疑的。国庆期间我和春春陪爸爸到哈尔滨探望叔叔、婶婶时,爸爸又和叔叔谈起此事,当时我就答应爸爸由我来负责电子稿的打印。回杭州后的1pan>月中旬父亲把四万字的回忆录手稿交给了我,我想这可是爸爸的回忆录,我一定要尽快完成任务,为完成父亲的心愿出一点力。白天我在上班时利用空余时间,晚上我和淑雯都要打字到十点多,经过半个月终于将回忆录的电子版打好了。 打字过程中,我读了父亲的回忆录,其中父亲对我们三兄妹儿时情况的描写我感触很深。父时看起来不是很会关心人,但小时候我们三兄妹的一些事情,五十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那样清楚。我三岁时生猩红热在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情节,春春小时候生伤寒到省中医院挂宣医生的号子看病和阿林到诸暨墨城湖看老中医的故事,奶奶都曾讲给我们听过,这次我在爸爸的回忆录中再一次看到了,同时我也从中看到了父亲对我们三兄妹的关爱,这就是父爱,父爱如山。 今天,父亲《岁月的回忆》一书已经完成,我们三兄妹祝贺父亲完成多年的心愿,敬佩父亲不懈的追求,祝愿父亲健康长寿。 2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12月 母亲的关爱 钱洪母亲去世已经1pan>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关母亲的记忆慢慢地变得有些遥远。但在我的睡梦中经常会出现母亲的身影,她的音容笑貌会出现在我的梦中。母亲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做人,时刻为我们儿女着想。母亲在生命后的一段时间里的一些情节,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灵,我终生难忘。记得母亲生病的后一年里,她和病魔顽强地抗争着,身体已经很不好了。那天晚上大约八点多,我在病床前陪她,化疗已经耗尽了她的体力,疼痛使得母亲吃不下东西,晚饭也不吃。她看着我说:“洪儿,这里有护工照顾,你回去好了。”我说:“妈妈,你饭也不吃我不能回去,你吃点东西我就可以放心回去了。”尽管此时母亲一点胃口也没有,但听到这里,她就大口大口吃起了我递给她的蛋糕。这时,眼泪充满了我的眼眶,我知道,母亲是为了不拖累我们儿女而硬吃下去的。还有一次母亲晚上在输血,我在陪夜。我们说了一会儿话,她好像很疲倦,慢慢地睡着了。夜已经很深了,到了半夜一点左右,我看着滴液管里的血液一滴母亲的身体里,端详着母亲消庞,企盼着母亲的病能有所好转。突然,母亲醒了,她看到我还坐在病床边,就责怪道,“这么迟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妈妈是在睡梦中惊醒的,她的责怪是不想拖累我们,她心里所想的只是关心儿女,不麻烦儿女。我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对我们的关爱,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奉献。母亲在生命的后阶段,心里挂念的还是我们儿女。 2017年pan>月 |
作者简介 | |
黄文灿,小名六一,1935年农历八月十六出生于浙江绍兴小坊口。中员、经济师,曾为杭州六一织造厂工人、杭州市人民政府工业局办事员,被保送杭州工人速成中学,毕业后到杭州钢铁厂工作三十余年,先后任劳资科、统计科科员、供销处副科长、钢管分厂科长、安吉县钢管厂经营厂长。1989年退休,曾发表通讯报道和诗歌百余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