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张子彪曹誉竞周雪梅中国原子能》[42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张子彪曹誉竞周雪梅中国原子能

  • 出版社:古韵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20-08
  • 热度:11924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作者:张子彪 曹誉竞 周雪梅主编
定价:68.0
出版社:中国原子能
出版日期:2020-08-01
ISBN:9787522107103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维修维护的基本方法,具体内括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Ghost工具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故障的现象及其解决方法等。


  目录

计算机基础知识

节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计算机信息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计算机组装

课后练习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BIOS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第二节 安装Windows

课后练习

第三章安装驱动程序与应用软件

节安装驱动程序概述

第二节安装常用软件

课后练习

第四章常用硬件检修维护

节主板、CPU、内存

第二节网络设置

第三节存储设备

第四节显示设备

第五节其他设备

课后练习

第五章计算机与选购

节数据备份/恢复

第二节病毒的与清除

第三节 选购指南

课后练习

第六章综合训练

节计算机综合采购

第二节 计算机综合组装

第三节 计算机综合维护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步,计算机在现代挥着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技能。高职高专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才能适应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

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工作和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束即可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重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讲解了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原理和技术。

全书共六章,章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第三章为安装驱动程序与应用软件,第四章为常用硬件检修维护,第五章为计算机与选购,第六章为综合训练。本书内容实、图文并茂,强调实用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生动的实践,读者可以轻松地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相关知识点。

由于编者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摘要

一、计算机的发展

ENIAC在美国诞生以来,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从台计算机出现至今,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电子管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数据表示主要是定点数: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每秒运算速度仅为几千次,内存容量仅几千字节。代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造价高,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晶体管电路电子计算机,内存所使用的器件大多是铁淦氧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达每秒几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千字节。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提高。除行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ScaleIntegration,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le-Scale Integration,MSI)。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儿百万次。存储器得一步发展,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而软件也逐步完善。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pan>年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Integration,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VLSI)技术。 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这就是微处理器,以此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被广泛使用。

这四代计算机的发展都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随着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将拓展到其他新兴的技术领域,计算机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将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二、计算机的应用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也称为数值计算,指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数学问题的计算。它是电子计算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世界上台电子计算机就是为科学计算而设计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领域中的计算模型日趋复杂,人工计算也无法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例如,在天文学、量子化学、核物理学等领域中,都需要依靠计算行复杂的运算。科学计算的特点是计算工作量大、数值变化范围大。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也称为非数值计算,指对大量的数行加工处理,例如统计、分析、合并、分类等。与科学计算不同,数据处理涉及的数据量很大,但计算方法较简单。为了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掌握这些信息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就必须借助计算机处理。数据处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它不仅应用于处理日常的事务,且能支持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也称为实时控制,指用计算机实时采集现场数据,按值迅速对控制对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现代工业,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和工艺日趋复杂,从而对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日益。利用计算行过程控制,不仅可提高控制的自动化,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性,从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计算机过程控制已在化工、水电、纺织、机械、航天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就是利用计算机帮助设计人行设计。由于计算机有快速的数值计算、较强的数据处理及模拟能力,使CAD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飞机或船舶设计、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但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设计的质量。

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就是用计算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过程。例如,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用计算机控制机器的运行、处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数据、控制和处理材料的流动以及对产行检验等。使用CAM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劳动强度。

除了CADCAM之外,计算机辅助系统还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Instruction,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omputer Aided Test,CAT)等。CAI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存储在计算机中,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CAT是利用计算行测试。例如,在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过程中,由于逻辑电路复杂、人工测试比较困难、效率低、容易损坏产品。利用计算机测试,可以自动测试集成电路的各种参数和逻辑关系等,还可以实现产品的分类和筛选。

5.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现代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能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信行存储、传送和处理的综合性技术。它的应用领域广泛,如可视电话、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