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文学散论》[52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当代文学散论

  • 出版社:古韵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8-12
  • 热度:9810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当代文学散论
作者:
定价:45.0
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58182297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想象和本土研究为主线,分为四个部分:即绪论、东北文学的文化内涵、工业题材的文化想象、都市文学的现代意蕴,每个部分都设置有与之相关联的若干小节内容。具括:两种文学话语的呈现与内涵;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探索;《闯关东》的人物塑造及审美价值等。


  目录

章绪论

节两种文学话语的呈现与内涵

第二节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探索

第二章东北文学的文化内涵

节《闯关东》的人物塑造及审美价值

第二节评唐元峰的歌词创作

第三节东北作家群小说中萨满文化的话语机制、知识形态与文化身份

第三章工业题材的文化想象

节唯美主义的追求——荔子的博客及散文

第二节为大庆油田讴歌——李学恒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刘莉散文略谈

第四节浅评王文超的文学创作

第四章都市文学的现代意蕴

节王蒙小说的“非情节化”解读

第二节陶然的爱情小说解读

第三节西西小说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西西小说的城市书写特质

第五节西西小说在视角下的香港都市观照

第六节西西小说的女性视角书写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节两种文学话语的呈现与内涵

一、两种文学话语的呈现

按照有关学科设置的规定,中国文学属于“一级学科”,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历来被划归为一个分支学科,属于“二级学科”,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这个二级学科里面的两个不同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一直到目前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是1949年以后文学的发展、变化的历史。据洪子诚考察,“当代文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1949年以后,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研究的机构,用来描述当时文学的概念主要是“新中国文学”,并没有用“当代文学”这个概念。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是,在50年代后期,文学机构和大学编写的文学史著作,开始使用“当代文学”这个概念。然后逐渐得到认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个概念得到广泛的接受。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使用这个概念主要的目的在于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文行意识形态的区分。

那么如何区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呢?在20世纪2030年代,文学家普遍使用“新文学”这个概念,把1917年命以后的文学与古典文学区别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1917pan>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止于19497月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所以说,“新文学”这个概念意味着五四以来的文学,从题材、主题、语言、文学观念上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具有了现代属性。也就是说,中国文学从1917年以后,已经逐渐从古典走向现代。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解放区文学意识形态性质的强化,在解放区,出现了以意识形态为依据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把意识形态、政治与文学直接联系起来判定文学的价值。在这种文学观念中,“新文学”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密切联系的,或者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当时的文学——现代文学,在性……

  作者简介

刘慧敏,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港台文学、中国当代文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在《社会科学战线》《学术交流》等学术期刊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三篇。主持完成两项科研课题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校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校教改项目一项。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一项、省哲办项目一项、省教育厅项目三项、校项目一项。曾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大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