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家信息安全培训丛书:Web系统安全和渗透性测试基础》[5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国家信息安全培训丛书:Web系统安全和渗透性测试基础

  • 出版时间:2009-06
  • 热度:12502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如何以信息化提升综合国力,如何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信息安全,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信息安全已经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普及到社会团体、企业,直到普通百姓,信息安全成为信息化的主要的基础建设之一。
  从当前形势分析,信息安全教育工作滞后,信息安全人才极度匮乏

内容简介

  《Web系统安全和渗透性测试基础》内容从浅入深,依次逐步展开。《Web系统安全和渗透性测试基础》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Web系统安全基础,主要介绍了Web系统的基础和Web系统安全的基础;第二部分是Web系统渗透性测试基础,主要讲述了Web渗透测试的步骤、Web应用渗透性测试的框架以及如何撰写Web渗透测试报告。另外,书中附录部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Web系统安全渗透性测试工具。
  《Web系统安全和渗透性测试基础》是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和注册信息安全员(CISM)的正式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类专业学生教材,亦可作为信息安全培训教材和IT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参考书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Web系统安全基础
第1章 Web系统基础
1.1 Web概述
1.1.1 URL
1.1.2 超文本和超媒体
1.2 Web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1.2.1 Web系统基本架构
1.2.2 Web工作原理
1.2.3 Web服务器
1.2.4 Web浏览器
1.2.5 Web技术概览
1.3 Web系统及相关技术介绍
1.3.1 HTTP
1.3.2 cookie
1.3.3 HTML
1.3.4 XML
1.3.5 SQL
1.3.6 动态网页技术
1.3.7 Web服务
1.3.8 客户端交互技术AJAX
1.3.9 Web2.0

第2章 Wob系统安全基础
2.1 Web安全概述
2.2 Web系统面对的威胁及对策
2.2.1 对保密性的威胁及对策
2.2.2 对完整性的威胁及对策
2.2.3 对可用性的威胁及对策
2.2.4 对可追究性的威胁及对策
2.3 Web系统面对的威胁及对策(服务器、客户端、通信)
2.4 Web安全技术介绍
2.4.1 IPSEC
2.4.2 SSL/TLS
2.4.3 SET协议
2.5 Web系统安全问题来源与预防措施分析
2.5.1 Web安全问题来源分析
2.5.2 Web安全问题预防措施

第二部分 Web系统渗透性测试基础
第3章 渗透性测试介绍
3.1 渗透性测试概述
3.2 渗透性测试方法
3.2.1 阶段Ⅰ:计划和准备
3.2.2 阶段Ⅱ:评估
3.2.3 阶段Ⅲ:报告、清除和破坏测试过程产物

第4章 Web系统渗透性测试基础
4.1 Web系统渗透性测试
4.1.1 Web应用程序渗透测试的概念
4.1.2 漏洞的概念
4.1.3 Web测试方法的概念
4.2 Web应用渗透性测试框架
4.3 侦查分析
4.3.1 收集信息
4.3.2 分析应用
4.4 输入处理
4.4.1 数据有效性验证测试
4.4.2 Web服务测试
4.4.3 AJAX测试
4.5 访问处理
4.5.1 鉴别测试
4.5.2 会话管理测试
4.6 应用逻辑
4.6.1 业务逻辑
4.6.2 拒绝服务测试
第5章 撰写测试报告
附录:Web系统安全渗透性测试工具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Web系统基础
  1.1 Web概述
  www(World Wide Web)简称Web,中文译名为万维网,环球信息网等。Web是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ERN)研制,其目的是为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信息交流和信息查询提供便利。
  Web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的。Web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ypertextMarkup Language,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互联网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信息浏览系统。其中Web服务器采用超文本链路来链接信息页,这些信息页既可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放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上;本链路由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维持,Web客户端软件(即Web浏览器)负责信息显示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互联网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互联网上。目前,用户利用Web不仅能访问到Web服务器的信息,而且可以访问到FTP、Telnet等网络服务。因此,它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应用最广和最有前途的访问工具,并在商业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eb客户程序在互联网上被称为Web浏览器(Browser),它是用来浏览互联网上Web主页的软件。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软件主要有IE和Firefox等。
  Web页面与web浏览器如图1-1所示。
  web浏览器提供界面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用户只需提出查询要求(输人请求的网址),如何完成查询则由Web系统自动完成。因此Web为用户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超文本服务。用户只要操纵鼠标键盘,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全世界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Web使得内部非常复杂的互联网使用起来异常简单。
  Web浏览器不仅为用户打开了寻找互联网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页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而且提供了Usenet新闻组、电子邮件与FTP协议等功能强大的通信手段。

前言/序言

  世界正经历一场伟大的信息革命,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形成新的社会形态。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它存在着脆弱性,信息安全问题不断暴露。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社会对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关键是人才。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队伍是保障国家重点基础网络和重要系统安全的基石,是制定信息安全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并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骨干力量,是发展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排头兵。
  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仍相对滞后,信息安全人才十分匮乏,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培养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