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3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

  • 出版时间:2021-11
  • 热度:1121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计算机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系列教材)》是广西商贸高级技工学校校本教材。
  该书内容详实,针对中职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用简练的语言介绍理论和实际操作,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该书主要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概念、有关网络空间安全的法律条文、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构成、组成网络空间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功能及使用方法、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网络信息的威胁、各类信息的安全保护、密码学基础及其基本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中密码组成及使用、大数据安全以及云计算安全等内容。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计算机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系列教材)》可作为中职学校网络空间安全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初学者的入门教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1.1 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知识
1.2 网络空间威胁
1.3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1.4 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威胁及其产生的原因
1.5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1.6 网络空间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练习题
第2章 网络空间的基本构成
2.1 硬件构成
2.2 软件构成
练习题
本章实训
第3章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
3.1 信息内容安全概述
3.2 信息内容的识别技术
3.3 信息内容监管技术
练习题
本章实训
第4章 密码学基础和应用
4.1 密码学基础知识
4.2 密码学的应用
4.3 密码学的发展方向
4.4 新的密码学理论
练习题
本章实训
第5章 大数据安全
5.1 大数据安全的定义和面临的挑战
5.2 安全措施的实施
5.3 大数据安全保障技术
练习题
第6章 云计算安全
6.1 云计算安全问题事件
6.2 云计算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6.3 产生云计算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6.4 在云计算安全技术层面关注的内容
6.5 云计算安全基本架构
练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前言/序言

  当前,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为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敌对势力的破坏、黑客入侵、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恶意软件侵扰、隐私泄露等,是我国信息网络空间正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信息安全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军事、政治、金融、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如果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受到破坏,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引起社会混乱。因此,确保信息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联合37个部委、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技能竞赛活动。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校的四级竞赛体系,已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切磋技能、展示成果的亮丽舞台,也是总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成网络强国。
  2015年,“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设立标志着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了新的教学阶段,体现了网络空间安全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2016年,中央网信办与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进一步说明国家对于培养网络安全实战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2017年,浙江省率先启动了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工程,尤其是将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有助于青少年建立对网络空间安全知识框架的基本认知。本书就是在此背景下编写的。本书主要介绍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概念,有关网络空间安全的法律条文;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构成,组成网络空间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功能及使用方法;网络中的信息受到哪些威胁,如何保护各类信息的安全;计算机和网络中密码的组成及使用;大数据安全以及云计算安全等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或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若读者发现疏漏,恳请您于百忙之中及时与编者和出版社联系,以便尽快更正,编者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