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软件测试技术指南第2版系统覆盖5大软件测试技术主题,深解析软件测试的理论、方法、工具及管理方法,精准定位软件测试痛点》[26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软件测试技术指南第2版系统覆盖5大软件测试技术主题,深解析软件测试的理论、方法、工具及管理方法,精准定位软件测试痛点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22-01
  • 热度:1120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Web和APP项目的功能测试、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的理论以及测试技术。功能部分包括测试流程、测试方法、测试用例、缺陷管理等。接口部分包括接口的分类、原理以及工具的使用等。自动化部分包括UI自动化、接口自动化以及工具的使用等。性能部分包括性能的分类、指标以及工具的使用等。全书覆盖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软件测试的知识要点,并结合目前测试岗位的技能要求,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多个热点行业测试实操案例,力求使更多的读者掌握和学好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
本书适合希望从事软件测试的其他专业人员阅读,也适合于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软件测试理论
1.1软件
1.1.1软件发展史
1.1.2软件生命周期
1.1.3软件体系结构
1.1.4软件研发模型
1.1.5软件缺陷
1.2质量
1.2.1管理体系
1.2.2软件质量
1.2.3质量特性
1.2.4质量活动SQA
1.3软件测试概念
1.3.1软件测试发展史
1.3.2软件测试的目的
1.3.3软件测试的原则
1.3.4软件测试用例
1.4软件测试模型
1.4.1V模型
1.4.2W模型
1.4.3H模型
1.4.4X模型
1.4.5敏捷测试
1.5质量与测试
1.5.1如何保证软件质量
1.5.2如何评价软件质量
第2章软件测试过程
2.1软件测试分类
2.1.1按测试阶段划分
2.1.2按执行状态划分
2.1.3按测试行为划分
2.1.4其他测试类型
2.2单元测试
2.2.1单元测试环境
2.2.2单元测试策略
2.2.3单元测试常见错误
2.2.4单元测试工具
2.3集成测试
2.3.1集成测试环境
2.3.2集成测试策略
2.3.3集成测试分析
2.3.4集成测试工具
2.4系统测试
2.4.1系统测试环境
2.4.2系统测试策略
2.5验收测试
2.5.1UAT测试
2.5.2α测试
2.5.3β测试
2.6回归测试
2.6.1回归测试流程
2.6.2回归测试策略
2.7测试的流程
2.7.1测试角色与职责
2.7.2测试计划与控制
2.7.3测试分析与设计
2.7.4测试实现与执行
2.7.5测试评估与报告
2.7.6测试结束活动
第3章软件测试方法
3.1白盒测试
3.1.1白盒测试常用技术
3.1.2基本路径测试
3.1.3白盒测试的优缺点
3.2黑盒测试
3.2.1等价类划分法
3.2.2边界值分析法
3.2.3判定表分析法
3.2.4因果图分析法
3.2.5流程分析法
3.2.6状态迁移法
3.2.7正交试验法
3.2.8错误推测与异常分析
3.2.9黑盒测试的优缺点
3.3灰盒测试
3.4同行评审
3.4.1同行评审的类型
3.4.2同行评审的角色
3.4.3同行评审的流程
3.4.4阶段评审
3.4.5同行评审与阶段评审
的区别
第4章软件测试管理
4.1配置管理
4.1.1配置管理角色与职责
4.1.2配置管理的流程
4.1.3配置管理工具
4.1.4SVN工具介绍
4.2需求管理
4.2.1什么是需求
4.2.2需求类型
4.2.3需求工程
4.2.4需求开发
4.2.5需求管理过程
4.3缺陷管理
4.3.1软件缺陷的状态
4.3.2缺陷管理的角色
4.3.3缺陷管理基本流程
4.3.4缺陷的等级划分
4.3.5缺陷报告的内容
4.3.6缺陷分析
4.3.7缺陷管理工具
4.4风险管理
4.4.1风险管理的过程
4.4.2常见的风险
4.5敏捷项目管理
4.5.1敏捷项目的理解
4.5.2敏捷项目需求的管理
4.5.3敏捷项目时间的管理
4.5.4敏捷项目成本的管理
4.5.5敏捷项目质量的管理
4.5.6敏捷项目沟通的管理
4.5.7敏捷项目风险的管理
第5章Web项目测试
5.1Web端网络协议
5.1.1OSI参考模型
5.1.2TCP/IP协议
5.1.3HTTP协议
5.1.4HTTPS协议
5.1.5SSL协议
5.1.6TLS协议
5.2Web基础
5.2.1Web的发展
5.2.2Web的特点
5.2.3Web工作原理
5.2.4Web页面加载过程
5.3Web测试技术
5.3.1Web功能测试
5.3.2Web性能测试
5.3.3Web兼容测试
5.3.4Web接口测试
5.3.5Web安全测试
第6章接口测试——Jmeter
6.1理解接口测试
6.1.1为什么做接口测试
6.1.2接口测试的分类
6.1.3接口测试的原理
6.1.4接口测试的意义
6.1.5数据格式
6.2接口工具介绍
6.2.1POSTMan
6.2.2RESTClient
6.3压力测试工具Jmeter
6.3.1Jmeter安装与配置
6.3.2Jmeter目录介绍
6.3.3Jmeter组件详解
6.3.4Jmeter常用内置函数
6.4Jmeter案例讲解
6.4.1简单的案例
6.4.2实现同线程之间传
Cookie
6.4.3实现不同线程之间传
Cookie
6.4.4直接调用数据库的
数据
6.4.5实现数据驱动
6.5Jmeter性能测试
6.5.1Jmeter插件管理
6.5.2接口性能测试
6.5.3Web端性能测试
6.5.4Jmeter生成测试报告
第7章自动化测试——Selenium
7.1理解自动化测试
7.1.1自动化测试的分层
概念
7.1.2自动化测试类型和
内容
7.1.3什么项目适合自动化
测试
7.1.4前端技术介绍
7.1.5手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
用例
7.1.6自动化测试用例编写
原则
7.2工具Selenium
7.2.1Selenium介绍
7.2.2编写第一个自动化
脚本
7.2.3WebDriver的多浏览器
测试
7.3WebDriver API使用
7.3.1网页元素定位
7.3.2使用id定位元素
7.3.3使用name定位元素
7.3.4使用class定位元素
7.3.5使用tag标签名定位
元素
7.3.6使用link链接定位
元素
7.3.7使用partial link部分链接
定位元素
7.3.8使用XPath定位元素
7.3.9使用CSS selector定位
元素
7.3.10WebDriver API详解
7.4自动化测试模型
7.4.1线性测试
7.4.2模块化测试
7.4.3数据驱动测试
7.5unittest自动化测试
7.5.1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
介绍
7.5.2unittest管理Web测试
用例
7.5.3用ddt模块做参数化
7.5.4HTML测试报告
第8章性能测试——
LoadRunner
8.1软件性能
8.1.1理解性能测试
8.1.2性能测试类型
8.2性能指标
8.2.1并发数
8.2.2响应时间
8.2.3吞吐量
8.2.4每秒事务数
8.2.5点击率
8.2.6资源利用率
8.3性能测试流程
8.4工具LoadRunner
8.4.1LoadRunner组成
8.4.2LoadRunner原理
8.4.3LoadRunner特点
8.4.4LoadRunner介绍
8.4.5LoadRunner常用函数
8.4.6完整的订票脚本
8.5Web

前言/序言

随着物联网、AI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的市场需求亦在不断增加,其工作内容已经从简单的软件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逐步扩展为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以及数据和AI测试开发等。
本书结合当前测试岗位的需求,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软件测试各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测试工具的使用,并针对第1版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更新。
第1章到第4章主要介绍测试理论、测试过程、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管理。
第5章介绍Web端项目测试,包括网络协议、Web端的测试技术以及测试方法。
第6章通过实例介绍测试工具Jmeter的使用,主要包括如何利用Jmeter实现接口功能测试、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
第7章通过实例介绍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的使用,主要包括8种元素定位的方法、Unittest自动化测试。
第8章通过自带案例介绍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的使用,主要包括脚本开发与优化、场景的设计与执行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本章最后一小节介绍Web端项目性能测试计划、方案、用例、执行与结果分析。
第9章在第1版基础上增加了利用Fiddler工具抓取HTTPS的内容。
本书重点为第6、7、8章,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主流测试工具的使用,结合实操案例进行讲解,方便读者快速学习和理解。
本书由智谷一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组编,公司创始团队斛嘉乙、樊映川、文青山编著,书中总结作者团队十多年的测试领域研究成果及经验,融入行业核心测试实例介绍,通俗易懂,易学实用,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便于更快地理解测试原理,并结合测试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限于作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如有疑问和建议可以通过电子邮箱与作者联系(877346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