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计算机艺术设计规划教材》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下完成的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计算机艺术设计课程与教材创新研究”的成果,涵盖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与交互设计、互动媒体艺术、数字游戏设计、计算机网页设计、计算机动画应用与开发等内容。本套教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牵头,国内多所在本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院校和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参与,目的是通过教材创新改革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发现并善于借助计算机的优势,科学运用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基于计算思维优化创新、应用设计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目的、层次、范围不断扩延和提升的今天,其学科渗透与产业渗透越来越明显,计算机技术也正从一项或是一个系列性的技术技能,升蜕为一种思维模式,并进而深刻影响着人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换言之,计算思维已成为当今艺术设计领域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其与艺术思维的互补和互动,彰显出鲜明的创新驱动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新的趋势下通过教材的改革创新将计算思维引入课程和训练环节,对推动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随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入,如何构建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探讨计算思维方式培养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多元化思维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各编著者多年来在此领域的努力和经验,反映了他们长期以来对计算机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总结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问题意识。教材内容力求在理论层面,从以计算思维为基础、与艺术思维相结合的角度,形成对计算机课程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务实探讨,从而有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建立,以适应时代与社会、行业与职业的发展需求。
相信通过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引发艺术设计领域同仁对计算思维及计算思维模式与应用技术的关注和重视,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深层次尝试和探究。
是为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杨静
2016年12月
前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诸多社会活动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联网化的趋势。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晶,在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催化下促生出诸多新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具备交互特征的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动和连结为手段,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第九艺术等名词开始被广泛关注。其中,数字游戏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中逐渐崭露头角。
那么,游戏究竟是不是一门艺术?它究竟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它具有怎样的设计规律?如何才能制作出一款好玩、有趣的游戏?
这些问题涉及游戏设计的核心命题,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发掘。
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游戏设计呈现出较为独立的特性,与小说、绘画、电影等传统媒体比较显现出较大差异,其相关知识之复杂,涉猎范围之广泛,足以构建一门全新、独立的设计学科。因此,培养游戏设计的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命题。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限于计算思维在艺术教育中的长期缺位,兼具艺术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游戏设计人才十分紧缺。许多游戏设计人员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淀,仅凭美术直觉指导设计,导致许多游戏出现思路狭窄、手段局限、创意雷同等不足。即便是某些所谓“反馈较佳”的游戏,有很多也是其他游戏的翻版,还停留在模仿抄袭的阶段。
因此,要想在游戏的核心机制上进行大胆突破和概念创新,不仅需要掌握深入的理论基础和涉猎广泛的人文知识,还要具有严密的逻辑和计算思维。
针对以上课题,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算机艺术设计课程与教材创新研究”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本书历经数载,几经删增,在中国传媒大学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杀青。在此诚挚感谢为本书做出卓越贡献的陈柏君、刘昕宇、周雪莲、张昭懿和赵琨等合作作者!
此外,限于专业水平和写作能力,书中会留有诸多遗憾和不足,望广大读者朋友不吝赐教、大力斧正。
黄石
2017年秋于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