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职教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07-06
  • 热度:12140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遵循“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在实践应用”的原则编写。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概括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第2~7章重点介绍目前主流的主板、CPU、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及其驱动器)、显示器的结构特点、性能指标和选购要点;第8章介绍市场上主流的计算机外设如显卡,声卡和多媒体音箱,光驱和光盘,打印机及其他外设的性能特点、安装与维护;第9章详细讲解如何把各种配件组装成一台可用的计算机;第 10、11章讲述计算机系统的设置、测试、优化和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第12、13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各种故障的常用方法和计算机设备的保养方法;第14章是实验指导部分,给出了实验的内容及步骤。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培训班的培训教材,以及企事业单位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读本。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知识篇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系统
1.1.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1.2 计算机软件系统
1.2 组装计算机的流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中央处理器
2.1 CPU概述
2.2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2.2.1 主频.外频和倍频系数
2.2.2 前端总线
2.2.3 缓存
2.2.4 制作工艺
2.2.5 封装技术
2.2.6 扩展指令集
2.3 CPU外观说明
2.3.1 Intel公司的CPU
2.3.2 AMD公司的CPU
2.4 CPU实例分析与选购要点
2.4.1 实例分析
2.4.2 选购要点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概述
3.2 主板的结构
3.2.1 PCB板
3.2.2 CPU插座
3.2.3 主板芯片组
3.2.4 内存插槽
3.2.5 显卡插槽
3.2.6 其他扩展卡插槽
3.2.7 IDE/SATA接口
3.2.8 功能控制芯片
3.2.9 BIOS/CMOS
3.2.1 0主板控制线
3.2.1 1外部设备接口
3.3 主板实例分析与选购要点
3.3.1 实例分析
3.3.2 选购要点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内部存储器
4.1 内存概述
4.1.1 内存的概念
4.1.2 内存的分类
4.1.3 内存的工作原理
4.2 内存的性能指标
4.3 内存实例分析
4.3.1 DDRSDRAM
4.3.2 DDR2SDRAM
4.3.3 内存导购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外部存储器
5.1 硬盘
5.1.1 硬盘的历史与发展
5.1.2 硬盘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5.1.3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5.1.4 硬盘硬件结构
5.1.5 硬盘选购因素
5.1.6 移动硬盘简介
5.1.7 硬盘厂商及实例分析
5.2 软盘系统
5.2.1 软盘
5.2.2 软盘驱动器
5.3 光驱
5.3.1 只读光盘驱动器
5.3.2 可擦写光盘驱动器
5.3.3 DVD只读光盘驱动器
5.3.4 COMBO(康宝)
5.3.5 可反复擦写DVD光盘驱动器
5.3.6 蓝光DVD
5.3.7 HD-DVD
5.3.8 光驱实例分析
5.4 USB闪存盘
5.4.1 闪存盘的特点
5.4.2 闪存盘的类型
5.4.3 闪存盘的结构
5.4.4 闪存实例分析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显卡
6.1 显卡概述
6.2 显卡的结构
6.2.1 显示芯片
6.2.2 显存
6.2.3 BIOS
6.2.4 总线接口
6.2.5 外部输出接口
6.2.6 其他功能
6-3显卡实例分析与选购要点
6.3.1 实例分析
6.3.2 选购要点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显示器
7.1 显示器概述
7.1.1 显示器的发展
7.1.2 主流显示器的分类
7.2 CRT显示器的技术性能
7.2.1 CRT的工作原理
7.2.2 CRT显示器性能指标
7.2.3 显示器属性的调节
7.2.4 纯平显像管技术的分类
7.3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性能
7.3.1 液晶显示器的简介与特点
7.3.2 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7.3.3 液晶显示器的性能参数
7.4 显示器认证规范
7.5 显示器实例分析与选购要点
7.5.1 实例分析
7.5.2 选购要点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其他设备
8.1 鼠标
8.1.1 鼠标的分类
8.1.2 鼠标的性能指标
8.1.3 鼠标购买因素
8.2 键盘
8.2.1 键盘的类型及接口
8.2.2 键盘选购因素
8.3 声卡
8.3.1 声卡的基本结构
8.3.2 声卡的基本工作原理
8.3.3 声卡的技术规格
8.3.4.声卡选购因素
8.4 音箱
8.4.1 音箱的性能参数
8.4.2 音箱的分类
8.4.3 音箱选购因素
8.4.4 音箱实例分析
8.5 机箱与电源
8.5.1 机箱的种类和规格
8.5.2 机箱的结构
8.5.3 机箱的选购
8.5.4 机箱实例分析
8.5.5 电源的发展过程
8.5.6 ATX电源:
8.5.7 电源的性能指标
8.5.8 电源选购因素
8.6 网络通信设备
8.6.1 网卡
8.6.2 调制解调器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硬件选购及装机实战篇
第9章 计算机选购与硬件安装
第10章 软件系统的安装
第三篇 常见故障排除篇
第12章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13章 计算机设备的保养
第四篇 实验指导篇
第14章 实验指导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缓存(Cache Memory)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在CPU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缓存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如果没有找到,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缓存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总的来说,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缓存后内存。
2.2.4制作工艺
通常我们所说的CPU的“制作工艺”指得是在生产CPU过程中,要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通常其生产的精度以微米(长度单位,lgm=1/1000mm)来表示,未来有向纳米(1nm=l/1000gm)发展的趋势,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CPU的集成度,CPU的功耗也越小。
……

前言/序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不再只是一个办公工具,它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促使计算机成为家庭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在计算机应用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仅仅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就束手无策了,所以希望能尽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技术和软件的安装技术,具有计算机故障检测和排除能力。
  本书遵循“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在实践应用”的原则编写。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第l章概括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第2~7章重点介绍目前主流的主板、CPU、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及其驱动器)、显示器的结构特点、性能指标和选购要点;第8章介绍市场上主流的计算机外设如显卡,声卡和多媒体音箱,光驱和光盘,打印机及其他外设的性能特点、安装与维护;第9章详细讲解如何把各种配件组装成一台可用的计算机;第10、11章讲述计算机系统的设置、测试、优化和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第12、13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各种故障的常用方法和计算机设备的保养方法;第14章是实验指导部分,给出了实验的内容及步骤。
  本书的编写体系是按照湖北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体系来编写的,参与编写的老师都是精品课程的主讲老师。
  本书在体系结构的安排上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都有大量的实例,图解说明,面向应用。本书最后还配有与各章内容有关的实训供学生练习,以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最真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