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公司的MCS-51单片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单片微机)在我国流行了20多年,至今仍在发展。特别是MCS-51实施技术开放以后,由于Philips、ISSI、At-mel、Winbind、ADI、Dallas和Siemens等知名公司的介入,在MCS-51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的80C51系列单片微机,使80C51的应用领域更宽广。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以80C51单片微机为基础介绍单片微机的原理与接口技术,其中不少专业都把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而作为学院的平台课。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课后的“做”习题和“做”实验同样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而历来必不可少的期末考试更是促使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和进一步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所必需的。因此,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思考与练习题、做好每一个实验、出好考卷是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编者根据20多年来从事本科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编写了本书。书中内容分三部分:第1部分对主教材《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3)中所涉及的思考与练习题进行了整理、分析和解答;第2部分对部分比较典型的实验进行阐述,并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原理图和源程序;第3部分对近几年浙江大学的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并说明考题测试内容及答题注意事项。由于是多年来的思考与练习题和考试试题,而教学大纲要求变化不多,因此书中有个别内容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即使是相同的题目,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还是有所不同。在书中还增加了一些设计题、应用系统扩展题,并对近几年单片微机系统扩展应用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如低功耗设计、可靠性设计和虚拟技术等)进行了适当补充。看似简单的习题或考题,往往包括了多方面教学内容的要求。
本书内容都已经过多年实践。编者多年来给浙江大学本科生、“爱迪生班”本科生和电气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授课时都应用了本书内容,为最后的成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和电气工程学院领导和老师都给予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参考和引用了“参考文献”所列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在此向原著者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较紧,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