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本书为“软件开发与测试丛书”中的一本,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软件质量管理的内容。
本书技术范围属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专业,紧扣软件软件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结合国内相关软件研制现状,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质量管理的要求,涵盖了软件工程、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软件测试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帮助软件质量管理人员清楚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精髓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软件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其它公开教材相比,本书的实用性好,内容指导性强,适用于全军、同领域教育培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可供从事软件研制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学习和参考。
刘文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软件工程与测评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软件测评相关工作,先后负责并参与了多项航天系列的软件测评任务,以及多个重大科研试验任务,具有丰富的大型软件工程化管理和测试经验,参与了多项软件工程化和软件测试相关国家、国军标和行业规范的制修订工作。
侯育卓,长期从事软件工程与测评相关工作。郭栋,主要从事软件测评、FPGA验证、信息安全等相关研究工作。张卫祥,曾负责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重点软件测评任务。杨隽,主持完成过大量重点型号软件测评和FPGA验证工作。沈玥,主要负责软件总体设计、软件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日益广泛,软件失效导致的后果也愈加严重,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金融保险、交通通信、工业控制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软件一旦失效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软件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软件质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书紧扣软件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结合国内软件研制现状,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质量管理的要求,涵盖软件工程、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软件测试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软件质量管理人员清楚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精髓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全书结构如下: 第1章概述了软件工程和软件生命周期各模型,介绍了软件过程在软件质量管理中的意义;后续各章按照先工程后管理的顺序,第2~5章分别介绍了软件需求管理、同行评审、验证与确认的要求;第6~11章分别介绍软件缺陷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度量、测量与分析及软件质量持续改进。
本书是编写组多年从事软件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积累,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质量管理与软件工程化各方面的内容。与软件一样,本书虽然经过了认真的编写和修改,仍然会有一些不足或疏漏存在,而这些不足或疏漏只有在使用时才会被发现。 如果您在阅读本书后,愿意将不足或疏漏、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我们将非常感激。
编著者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