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监测传感网协作节能传输技术 |
作者: | 胡青松 |
定价: | 79.0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
ISBN: | 9787030524850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开本: | 小16开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以监测数据的节能传输为明线、监测节点的协作通信为暗线,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监测传感网巾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协作传输的基本原理、分簇协作节能传输、特殊场合的协作节能传输、协作节能传输的工程应用4大部分,内容涵括聚焦观测的原理与协作传输的影响因素,观测传感网的分簇方法以及基于分簇机制或虚拟分簇机制的协作MIMO传输方法、智能火线动态虚拟簇传输方法,联合贪婪转发、区域泛洪和空洞避免的煤矿采空区温度髓测数据传输方法,源节点与目标节点问没有直接连通路径情况下的机会数据传输方法,协作节能传输存矿山物联网和文化遗产监测领域的实际应用等。 |
目录 |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监测与监测传感网 1.2 监测传感网研究现状 1.3 传感网节能传输研究现状 1.4 监测传感网节能传输实验方法 1.5 本书内容概貌与结构体系 第2章 协作传输节能机制 2.1 协作传输基础 2.1.1 无线信号传播特征 2.1.2 协作通信基础 2.1.3 链路费用模型 2.2 协作通信的能耗与影响因素 2.2.1 协作通信节能的理论证明 2.2.2 协作节点数量的影响 2.2.3 收发电路能耗的影响 2.2.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2.3 协作节点间的功率分配 2.3.1 系统模型 2.3.2 基于折中差分演化的功率分配 2.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第3章 分簇协作节能传输机制 3.1 分簇传输技术概述 3.2 零簇头与簇头数目失衡问题 3.2.1 簇头选举策略 3.2.2 零簇头问题 3.2.3 簇头数目失衡问题 3.3 自适应分簇路由 3.3.1 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 3.3.2 簇头数目的自适应调整 3.3.3 平衡式簇头选择 3.3.4 层次型分簇路由算法 3.4 基于Voronoi图的能量均衡分簇路由算法 3.4.1 单层锚点轮盘与簇头选择 3.4.2 多层锚点轮盘与簇头选择 3.4.3 EBCRV的性能分析 第4章 协作MIMO传输机制 4.1 MIMO与协作MIMO 4.2 分簇协作MIMO模型 4.3 数据传输策略 4.3.1 数据传输 4.3.2 能耗分析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参数设置 4.4.2 结果分析 第5章 动态虚拟簇传输机制 5.1 功率和能耗模型 5.1.1 发送功率模型 5.1.2 能量消耗模型 5.2 虚拟簇的动态构建与更新 5.2.1 虚拟簇的构建方法 5.2.2 虚拟簇的动态更新 5.3 SaDVC-Routing的数据转发流程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4.1 仿真设置 5.4.2 结果分析 第6章 动态方格划分传输机制 6.1 GtmWSN模型与特征 6.1.1 GtmWSN模型构建 6.1.2 GtmWSN的特征 6.2 GtmWSN动态方格划分方法 6.2.1 数据采集模式 6.2.2 动态方格划分 6.3 基于动态方格划分的数据传递 6.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第7章 基于机会通信的传输机制 7.1 机会通信与机会网络 7.1.1 机会通信的基本原理 7.1.2 典型机会路由算法 7.2 机会网络节点移动模型 7.2.1 独立同分布移动模型 7.2.2 基于地图的移动模型 7.3 机会通信的性能仿真方法 7.3.1 机 |
编辑 | |
《监测传感网协作节能传输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专业、信息工程专业、信息管理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物联网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
媒体评论 |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