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2011成都双年展全纪录 |
作者: | 何华章主编 |
定价: | 188.0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ISBN: | 9787546406305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
开本: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以大量精彩而具体的图片对2011成都双年展的全过行纪录再现,充分体现2011成都双年展的盛况与公共影响力,对本届成都双年行归纳结和推广,与已出版的展览主题展画册相形成差异与互补。 |
目录 | |
前言 005背景淘源 双年展在中国 成都双年展2001-2011 影像实录 展览实况 活动实录 各界关注 工作记录 作品 当代艺术展 国际设计展 国际建筑展 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 精品剧(节)目展演 民间艺术展 邀请展 215大事记 |
前言 | |
2011年9月29目至11月6目,2011成都双年展在成想东区音苯公园和成都工业文明博物前举办,展览持续一个多月。这是城然有史以来规模的一次艺术盛会,也是成都为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打造那际性文化名片。营造东村文化制意产业能区的义一道大举措,2011成都从年展通过艺术,设比。建筑三大主题展,全面展现了成都当代艺术新生力量。 2001年,届成都双年展的开幕标志着中国本土举办的双年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十年的积累,到2011年,成都双年展已经是第五届。前四届双年展为艺术家、批评家在当代艺术领域提供了展示交流台,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使成都这座有着传统文化历史的城市焕发出了一种更当下生活的艺术气质,并且营造了的艺术生态土壤——大量的艺术家因为向往成都愉悦 宽松的生活气息而定居在此小小的艺术聚落、美术馆、工作室分布在这个城市之中,使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艺术都会。 20l1成都双年展在展览形式及内容上较往届更为丰富全面,建筑展与设计展亦是被引入成都双年展,极大地扩张了传统双年展的内涵与外延。在“物色·绵延”这的主题下,2011成都双年括“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谋断有道:国际设计展”三大主题展,以及“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邀请展及部分传统节目配套活动,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新媒体设计,视觉设计、建筑设计、时装设计、城市设计等当代艺术领行了全面展示。 无论是艺术、设计、加成建的、从本度上农说、其展意的候心然丛以人令本、提在造过三种不时形式的艺术类别、探讨人写过节、人写社会、人写自然的求的路提处美系,不理的艺术落言在表达上的整拜、子前体的共容共生、验似路代代净惭于她念上的碰物、蛋通过这种接、康察、交流与寻、而思到一种应发、思对于人的精神家国的官发、对于城市发展的言发。因处、限年展的状小众其种给度上求说、林排纯粹地为了解决某个具体可题而设、更多的意义来自其内容的前谢性好素来的时来来的领测、对文化的一种保护和。 我们感谢参加本次展览的所有中外艺术家、感谢参写到展因学术活过中的批泳家、理论家以及艺术界的专家、感谢所有关心成都双年展的羽交们、我们信、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将为今后成都双年展的举办提供更加突好的基础、我们也希塑成都双年展不仅成为中国重要的双年展、也能感逐渐成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机行展览、交流以及学术活动的重要国际性双年展之一。 2011成都双年时组委会 201112 |
摘要 | |
双年展在中国 “双年展”几乎已经成为艺术界盛大节庆的专有名词,艺术评论家郑胜天先于双年展现象2006年第9期《风凰生活》杂志中的《双年展:城市与公共艺术》一文对这一词汇的阐述相 当全面和简明。在文章开头,他如此写道: “双年展”这一名词是舶来词,英文为Biennial,意大利文为Biennaie,实际上原意并不局限于艺术展览会,只是指每两年定期发生的某件事情或举行的某种活动、音乐、戏剧、电影、建筑界等也都使用它。称其为“双年节”、“双年会”、“双年庆”均无不可、视其内容而定。 然而自l9世纪威尼斯双年展(Biennale di Venezia)创建以来,造型艺术方面的双年展 活动越办越多,人们逐渐习惯把Biennale这个词与展览等同起来,中文翻译时也就加了一个“展”字,称之为“双年展”,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用名词。现在提到“Beinnial”,其含义多半是指一种大型的艺术展览活动。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双年展都是国际性、当代性、综合性三者兼具的视觉艺术展览、但也不全然如此。首先,有的时间上并非双年。如柏林双年展1998年9月举行届、三年后才办第二届,悉尼双年展也是一样,不少历史的展览都曾因战争或其他原因而间歇过、有的展览从一开始就定名为三年展(Tiennial),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亚太艺术三年展、曰 本的横滨三年展以及今年创办的中国广州三年展。德国卡塞尔的文件展(Documenta)是国际上公认重要的当代艺术大展,每四五年举行一次,但也往往列在双年展的队伍之中。 其次,并不是所有双年展都是综合性的,也有一些单项媒体的双年展。如斯洛文尼亚卢布里雅那(Liubl jana)和中国台北的版画双年展、德国都伦(Duren)的纸质作品展、德国 艾斯林根(Esslingen)的摄影三年展,以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等。 第三,有少数双年展是地域性的,如的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美国艺术双年展、上文提到的布里斯班和横滨的三年展也都只限于亚太地区的艺术。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个双年展呢?至今并未有的统计,据估计大约在250个左右、而且每年还都在增加。比较具有知名度的重要双年展大约有20多个。历史久的是威尼斯双年展,从1895年诞生以来,前后跨越了三个世纪。也有一些短命天折,办了一两届就没有下文…… |